时间:2019-08-2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8.1.3 基础与结构工程的质量检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执行。
5)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构)筑物应进行静载荷试验,评价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每一个场地不宜少于3处。
1)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夯完后的夯坑位置,发现超过允许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施工结束后2周~4周,应对地基的处理效果进行检验;对黏性土和软土地基,宜由孔隙水压力观察结果确定检验时间;
2)对于强夯法处理的地基,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动力触探、十字板剪切、静载荷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等方法检测地基土强度的变化情况,评价强夯的效果;
3)对于强夯置换法处理的地基,可采用静载试验检验单桩承载力和桩体变形模量,采用超重型或重型动力触探检验桩体的密实度和桩长,采用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静载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等方法检验桩间土强度的变化情况;
4)确定软黏性土中强夯置换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可不计入桩间土的作用,其承载力应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
5)对强夯法处理的地基,静载试验的数量宜为1处/3000㎡,且单体建筑不应少于3处;对于强夯置换法处理的地基,宜为桩数的0.5%,且不应少于3处;
)动力触探检测桩身密实度,采用静力触探、十字板、取土试样等方法检测桩间土的加固效果;2)宜在成桩30d后进行载荷试验,检验单桩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抽查频率不宜少于0.5%,且不应少于3处;3)其余项目应符合表8.1.4-2的规定。
6 应对盐化法浸水影响深度、范围和含盐量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可采用挖探、钻探、物探等方法,盐化法浸水影响深度宜按本规范附录G的规定进行测定。
2)应检测隔断层的施工质量,重点检测接缝处的焊接质量、塔接宽带和铺设的平整度,焊接质量每50m~100m抽检一次;
8.2.2 盐胀性盐渍土地区应定期监测地面变形,判定硫酸盐的集盐程度,宜在室内地面和室外道路、广场等重要部位或温差变化大的地点进行监测,监测次数宜为秋季、冬季、春季每月2次。
8.2.4 建(构)筑物使用单位应对防水和防腐措施进行定期检查和记录,确保各种防水和防腐措施发挥正常作用。防水工程的检查维护每年不应少于1次,防腐工程检查每3年不应少于1次。
1 每年雨季或山洪到来前,对山前防洪截水沟、缓洪调节池、排水沟、集水井等均应进行检查,清除淤积物,确保排水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