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武汉民航往事(上): 从“武民航”到“武航”(5)

时间:2019-07-1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988年武航先后开通武汉—襄樊、武汉—宜昌等省内航线,并执行了到昆明、上海、西安、桂林、重庆等地的跨省包机航班,当年盈利80多万。但是使用这批空军退役的老旧飞机并非长久之计,飞机状态差,机身和发动机寿命也陆续到了(伊尔14发动机寿命仅为500小时)。

  1985年,国务院转发各部委《关干加速发展国产民用飞机问题的会议纪要》,明确指出“经中国民航局批准办的地方民航公司,可以直接向航空工业部购买经国家批准定型的飞机。对于国产飞机的制造和使用,各地方和有关部门都要积极给予支持。”并要求“七五”期间民航各公司要购买40架运七飞机。

  时任民航总局局长的胡逸洲在88年民航工作总结会上提出,哪家公司购买国产飞机,就在政策上给予照顾,就给批航线。

  买新飞机还送航线,这瞬间在武航管理层引起极大共鸣。但是一架运七售价人民币600万元,武航此时总共盈利也就300万。武航总经理程耀坤这时问市里要钱,

  “我去找旅长要枪,你猜旅长怎么说,旅长说我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问,李云龙你少拿这些破事来烦我。”——《亮剑》李云龙

  只有靠自己了,找钱成了第一要务。武航组成五个筹款小组,提出“合股联营”,到省内效益好的大中企业化缘。最后武汉钢铁公司、武汉市保险公司愿意出资400万元。钱还是不够,只好与制造商西安飞机制造厂商议,先付部分货款然后用飞机经营的盈利支付尾款,最终赊购了2架运七飞机。

  飞机到位后民航总局也实现了承诺,一次批准了武航4条跨省航线,有了跨省定期航线年再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回2架运七。

  从支线年,波音公司对美国国会施加影响延长了我国的最惠国待遇。投桃报李,民航总局胡逸洲局长应邀访问美国后放宽了波音飞机引进限制。武航抓住这一机会在93年以租赁的方式引进3架波音737-300 型客机

  武汉—广州。1994 年1月21日,武航开通了武汉—北京航线,接着又陆续开通武汉到西安、成都、海口、北海

  除了租赁的3架飞机外,东航武汉公司又陆续引进了8架同型737-300飞机。这批737-300至2016年全部退役时,累计飞行超过30 万次的起降,41万飞行小时,为武航立下了汗马功劳。

  客观的说,武航这段时间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抓住机遇完成了几次转变,实现了公司的发展和长期稳定盈利,这是非常难得的。但是也潜藏了不少隐患——穷怕了,危机意识过强,一切以节俭为要务。

  由于资金等原因,飞行资料室不能保证资料的及时更新,数量也不满足需要。王家墩机场整个飞行大队只有一间办公室,中队干部都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唯一一间飞行准备室仅有三十多平米。更大的问题来自于精神层面的”节省“,边缘天气情况下机组作出延迟起飞的决定后,地面人员从保证生产的角度出发,有时对机组做工作,动员机组起飞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