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武汉民航往事(上): 从“武民航”到“武航”(4)

时间:2019-07-1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艰苦奋斗,啃硬骨头,找解放军就找对人了。自此武航开始了《亮剑》独立团式的自力更生。没有飞机,搜罗了空军退役封存4架伊尔14和2架运五(双翼机,经常在各类影视剧中客串国民党军、日军飞机。),送空军大修厂翻修,负责翻修的机务兵也要退伍到武航,给未来东家干活价钱也优惠。

  某大修厂有库存的伊尔14发动机36台,武航听到消息赶紧派人软磨硬泡,没事就谈战友情,最后以1万元人民币一台的价格全部买下。南湖机场费用高,武行=航就找军委协调租用汉口王家墩军用机场,都是老战友价钱好商量。

  就这样,用不足200万硬是把武航队伍拉起来了。1986年4月17日,经国家民航总局批准,武汉航空公司成立,航徽为“黄鹤”,是武汉黄鹤楼的黄鹤。1986年5月13日,武航在汉口王家墩机场首飞成功。

  武航首飞后并没有航线, 就在报纸广播上打广告,开展空中游览观光业务。15块钱绕武汉三镇飞一圈,期间还播放本地员工编写土味讲解,当时飞机还是比较稀罕的物件,一时游客如织。

  运五飞机远赴甘肃、四川等地开展了人工降雨、航测、摄影、飞播造林等业务,什么赚钱干什么,年底算算赚了8万元。

  没有航线年关于航线的突破口出现了。恩施老机场海拔2000多米,四面环山,地形复杂,净空环境差、跑道下降梯度大,而且气候多变低能见度天气频繁,给安全飞行带来极大困扰,航空运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到1983年,湖北省民航局已经在恩施先后损毁三架飞机,于是决定暂时停飞恩施机场。

  1985年,省民航局引进4架性能先进的英国肖特360飞机后尝试复飞,同年10月22日,B3606号肖特360飞机在恩施机场降落时冲出跑道撞入民房,人员受伤飞机报废,省民航局再次停飞了这一机场。

  恩施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当时乘汽车到武汉要走两天两夜山路,冬天道路结冰更是欲哭无泪,停航后当地政府和居民意见很大。1987年,湖北省委办公厅召集湖北省民航局、武航、鄂西州主要领导召开会议,讨论恩施通航问题。民航局表示地形气候太复杂,无法保障安全。与会各方把目光转移到武航身上,民航不飞武航飞吧,这次纳了投名状,就给你批航线。

  会议结束后武航飞行中队内部开会讨论飞恩施的可行性,大家一致认为恩施机场条件复杂,但是更复杂的在空军也飞过,可以保证安全,总经理程耀坤最终表示飞了才有前途,大家周密准备,出了事大不了我去坐牢,你们给我送饭。

  1987 年11 月17 日,由原空军特级飞行员及机械师领航员等组成的机组,驾驶武航伊尔14客机安全地降落在恩施机场,正式开通武汉—恩施航线。当天武航人都特别高兴,航线有了希望就有了。“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此时谁也不曾想到,武航的的最终消失,也将深深的烙上恩施的记号。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