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武汉民航往事(上): 从“武民航”到“武航”(3)

时间:2019-07-1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2月21日,民航公司试航襄阳及老河口段。日后逐步通航宜昌,上海,长沙,广州,开封,太原等地。民航公司通航太原时受到阎锡山大力欢迎,阎赠送民航公司刻字银杯一座表示感谢。

  3月15日,蒋介石扣押粤军将领李济深后,粤军蔡廷锴曾搭乘民航公司汉口号返回梧州主持两广大局。

  民航公司借汉口商业中心地利,经营快捷之航空邮件获利颇丰,可惜好景不长,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民航业注定无法取得长足的发展。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南京政府抽调航空署全部六个航空队支援作战。航空第一队被要求移防襄阳,军政部从战务费中支出资金强购民航公司全部9架飞机助战。

  中原大战后因航空第一队虽无损失,但由于本是广东国民政府班底,南京政府使用惯用的排除异己手法,将航空第一队与第二队,第五队合并后裁撤。

  全国解放后,中国政治经济形态发生巨变,彻底消灭了地方割据势力,工业品强调独立自主,各地公路铁路快速连成网络,长江水运则逐渐衰落,武汉失去了内陆唯一商品集散口岸的优势,经济政治地位江河日下。

  很多武汉市民自嘲说解放后武汉原地踏步几十年,其实大可不必顾影自怜,一切皆是经济规律使然。武汉的民航业也随着经济地位的下滑变得无足轻重,1958年前湖北各民航机场均无常驻飞机,到改革开放前也仅有老旧活塞式飞机十几架驻场。

  1985年1月7日,国务院批转了民航局《关于民航系统管理体制改革的报告》。提出民航业要政企分开,航空公司、机场和服务保障系统分设,并允许地方企业开办航空公司。

  文件下发后,时任武汉市长的吴官正在市长办公会上拍板,武汉也要办自己的航空公司。由武汉市交通委筹资200万作为启动经费,这笔钱给当时武汉市电车公司更新一个区的电车都不够。

  武航的筹备工作并不顺利,当时民航行业封闭,地方没有懂民航的人才。市交委的同志对民航业务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结果半年过去了,钱花了不少八字没划出一撇。

  负责筹建事宜的常务副市长王杰着急的很,这时机要处一位秘书提醒道,国家百万大裁军刚刚开始,最近收到不少关于妥善安置转业干部的文件,其中有不少空军的专业人员,不如去找空军碰碰运气。王杰立即通过市委联系当时的武汉空军司令员武继元,当时驻鄂空军也在精简整编,双方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1985年9月,在武汉市委东三楼会议室,武汉市委、武空党委联合召开军民共建武航联席会议,讨论决定由武空航管处处长程耀坤就地转业担任武航总经理负责筹建。会上强调地方资金紧张,要勤俭节约,量入为出,这一宗旨最终将伴随武航终身。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