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儿童用药误区多儿科医生短缺 委员建议:制定用(4)

时间:2019-07-0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儿童用药安全的主要技术力量是儿科医师和药师,在市政协委员张嘉默看来,重视儿童用药安全,也要重视解决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

  市政协委员周莺是一名社区医院的医生,她观察到,基层医疗机构医生不足,尤其是儿科医生缺乏是目前最大的问题。“我们中心的儿科由一位退休返聘老专家坐诊,每周4天。两岁以上的孩子常见病在全科就诊。基层发展空间有限、社会认同感不足、待遇低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基层医务人员长期不足。”

  张嘉默也认为,要加大儿科临床医师的规范化培养力度,壮大儿科医生队伍。尊重儿科临床的专业特点,合理界定儿科临床医生的薪酬待遇水平、专业技术和职务晋升的条件。改善他们的执业环境,保障其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

  胡文魁介绍,近年来,市财政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区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设备配置。在药物的衔接上,将通过医联体、药联体建设,试行药品集中采购或由牵头医院、上级医院采购后给基层医院使用等方式,统一用药目录,解决用药衔接问题。

  此外,抗菌素、激素、维生素和输液等儿科用药仍存在不规范、滥用的现象,导致药源性疾病时有发生。

  项道满认为:“有些药有毒性,大医院的医生可能懂,一些乡镇医院医生或者社区医生可能不了解。而一些零售药房对药品销售规范执行不到位,甚至不看处方,不做登记,不去核对,随意出售处方药。”

  他透露,广州市妇儿中心在这方面探索了解决之道,建立闭环管理体系,对药品进行全程监控、全流程数据跟踪与整个药物医嘱的闭环管理。

  “我们还构建了合理用药知识库,把药物用法跟儿童患者生理状态联动起来,医生开药、药师审方时,辅以各种智能化的提示如过敏信息、儿童公斤体重剂量、超剂量、儿童禁用等提示,减少用药差错。”

  胡文魁表示,会将市妇儿中心在药品管理方面的经验,纳入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药品监管系统来统一考虑,抓紧推进。

  除了医院,药店也是儿童药品流通的重要渠道。市政协委员刘芳芳在调研中发现,市场上零售药店数量多、执行规范以及行业自律方面的差异性比较大,难以完全控制儿童安全用药风险。

  她建议,加强对零售药店的行业监管以及驻店药师的继续教育。市场监管、卫健部门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医疗机构与零售药房对儿童处方药信息互通的可行性,确保处方药有出处、有指导、有指引。

  对此,胡文魁回应称:“目前广州市的信息化手段还无法支持这个要求,我们会加大网络医院建设,规范线上医疗行为,配合市场监管局共同做好药品管理。”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嘉红也表示,将持续督促企业建立药品追溯体系,履行主体责任。但处方药管理中,如何实现医院合法处方与零售药店间的正常流转,如何认定“线上医生”的合法性及其开出的处方与药店的规范对接等,都是有待破解的难题。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