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胡文魁介绍,近年来,市财政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区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设备配置。在药物的衔接上,将通过医联体、药联体建设,试行药品集中采购或由牵头医院、上级医院采购后给基层医院使用等方式,统一用药目录,解决用药衔接问题。
此外,抗菌素、激素、维生素和输液等儿科用药仍存在不规范、滥用的现象,导致药源性疾病时有发生。
项道满认为:“有些药有毒性,大医院的医生可能懂,一些乡镇医院医生或者社区医生可能不了解。而一些零售药房对药品销售规范执行不到位,甚至不看处方,不做登记,不去核对,随意出售处方药。”
他透露,广州市妇儿中心在这方面探索了解决之道,建立闭环管理体系,对药品进行全程监控、全流程数据跟踪与整个药物医嘱的闭环管理。
“我们还构建了合理用药知识库,把药物用法跟儿童患者生理状态联动起来,医生开药、药师审方时,辅以各种智能化的提示如过敏信息、儿童公斤体重剂量、超剂量、儿童禁用等提示,减少用药差错。”
胡文魁表示,会将市妇儿中心在药品管理方面的经验,纳入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药品监管系统来统一考虑,抓紧推进。
除了医院,药店也是儿童药品流通的重要渠道。市政协委员刘芳芳在调研中发现,市场上零售药店数量多、执行规范以及行业自律方面的差异性比较大,难以完全控制儿童安全用药风险。
她建议,加强对零售药店的行业监管以及驻店药师的继续教育。市场监管、卫健部门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医疗机构与零售药房对儿童处方药信息互通的可行性,确保处方药有出处、有指导、有指引。
对此,胡文魁回应称:“目前广州市的信息化手段还无法支持这个要求,我们会加大网络医院建设,规范线上医疗行为,配合市场监管局共同做好药品管理。”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嘉红也表示,将持续督促企业建立药品追溯体系,履行主体责任。但处方药管理中,如何实现医院合法处方与零售药店间的正常流转,如何认定“线上医生”的合法性及其开出的处方与药店的规范对接等,都是有待破解的难题。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儿童患病数量占患病人数的19.3%,现有的3500多种药品中专供儿童使用的只有60多种,仅占总数的1.7%。全国6000多家药厂中,专门生产儿童用药的仅10多家,有儿童用药生产部门的企业仅30家。
市政协委员苏碧茹表示,无论新药研究还是上市后产品增加儿科适应症、改变剂型、补充完善药品说明书都需要进行临床试验。但是开展儿童用药的临床试验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