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很多人都有给孩子看病喂药的经历,但你是否想过手上的药可以治病,也可能致命呢?家长应该了解怎样的知识?政府、医院、行业等各方又该如何携手努力,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来自医疗机构0~14岁儿童患者相关的报告12.9万份,其中包括不少造成肝、肾、神经系统等损伤的患儿。
在日常生活中,患儿家长往往缺乏专业的儿童用药知识,“经验用药”、“过度用药”、“百度医生”、认为“中药无毒”等现象普遍存在。
“大多数药品说明书中关于儿童患者用药注意事项、禁忌症和服药方法三项信息缺失、表述不明确,多使用含糊表述,使得家长靠猜来用药。”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眼科主任项道满说。
项道满建议,广州可以制定《广州市儿童用药安全服务指引》一类的文件。对涉及儿童用药方方面面的相关医疗服务做出指引:比如儿童看病应该去有儿科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提醒儿科医生按照药典,正确使用儿童药物,避免使用对儿童有明确毒副作用的药物;商业性药店应该配备有资质的药师进行核对审方,防止错误处方导致的儿童用药风险;家长应严格按医嘱对儿童正确用药,谨慎使用非处方药。
对此,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巡视员胡文魁回应,下一步广州卫健委将加强儿科医生培训,提高诊疗水平。加强培养临床药师,开展个体化药物治疗和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组织编写针对家长安全用药的宣传手册,指导安全用药。指导各医院做好超说明书使用药品的指引。
海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莫怡江也提醒家长,去药店购药不能凭经验乱买乱用,就算是用惯的药,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用量可能差异很大。“给宝宝买的药必须找药店的药师咨询清楚。药师必须佩戴胸牌标明职称和姓名,药师最少要有7年以上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市民群众可以仔细甄别,要问对人。”
儿童用药安全的主要技术力量是儿科医师和药师,在市政协委员张嘉默看来,重视儿童用药安全,也要重视解决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
市政协委员周莺是一名社区医院的医生,她观察到,基层医疗机构医生不足,尤其是儿科医生缺乏是目前最大的问题。“我们中心的儿科由一位退休返聘老专家坐诊,每周4天。两岁以上的孩子常见病在全科就诊。基层发展空间有限、社会认同感不足、待遇低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基层医务人员长期不足。”
张嘉默也认为,要加大儿科临床医师的规范化培养力度,壮大儿科医生队伍。尊重儿科临床的专业特点,合理界定儿科临床医生的薪酬待遇水平、专业技术和职务晋升的条件。改善他们的执业环境,保障其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