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虚拟偶像还是真人偶像?Z世代的选择超科幻

时间:2019-10-3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在这之前,同一片场地上还有几百名这样的粉丝一起看了五个虚拟偶像的现场表演,其中包括带着自己十几岁孩子一同来的年轻妈妈。

  这种看似不真实的场景正宣告着一个事实,通过技术和网速的提升,虚拟偶像正在飞速抵达粉丝经济和流量的战场。

  这样的一场演唱会发生在虚拟偶像企划《战斗吧歌姬!》的周年庆上,是贝拉、卡缇亚、罗兹、墨汐、玉藻、清歌等虚拟偶像在线上内容输出外的一次线下交互活动。

  和部分虚拟偶像前辈的发展过程相似,《战斗吧歌姬!》讲的也是几名二次元少女努力成为“最高偶像”的成长故事。

  但在整个企划的执行过程中,乐元素追求用游戏制作的思维和技术,提高虚拟偶像的存在感和互动性,跳出纸片人市场之外,和真人偶像生意对标。

  从2018年发布企划至今,乐元素,这家以《开心消消乐》《偶像梦幻祭》为人所知的游戏公司已经做了相当多的工作,分基础内容和互动两个方面。

  基础内容上,《战斗吧歌姬!》在过去一年里陆续更新了除第0季以外的两季动画,在11月也将提供新的形式的内容与粉丝见面。全篇以动捕制作的三选二的动画用以描述世界观背景,讲歌姬日常训练、成长故事,此外还配以日常花絮,用来描写歌姬训练间隙的日常生活,使人物更真实。

  互动方面,歌姬会定时在B站等二次元直播区进行直播,由粉丝投票形成排名,并按真人选秀综艺的节奏,为获胜的歌姬安排新单曲、新节目和资源露出等交互活动。

  截止2019年10月,《战斗吧歌姬!》登上了BML-VR 演唱会的舞台,自主举办了一周年的AR live,共计发布了8首单曲,直播间的人气值也突破百万。

  照乐元素集团副总裁赖嘉满的说法,《战斗吧歌姬!》企划的初期核心目标用户是12-24岁的核心二次元青少年群体,之后会逐步覆盖到动漫、偶像等泛二次元群体内。

  而之所以在2018年投入资本和精力来做这件事,一在其前景光明,二在这个领域正在一个高速发展期,谁能率先试水成功,就有可能在下一波竞争力拿到先发优势。

  布局虚拟偶像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国内许多厂商都有涉猎,但运营一个“偶像”难度大周期长,所以有不少厂商都退了一步,选择了“虚拟主播”。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