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的消费观也太太太太太难理解了吧(4)

时间:2019-08-2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冲动购买的确存在,但对于珍视可持续发展力的品牌而言,这个发力点绝非良策,因为消费者终将回归理性。自主意识强烈的Z世代,想要掌握自己的每一个消费选择,测评过程看似繁琐,但他们其实乐在其中,甚至希望能成为一个“业余专家”。

  因此,消费品牌不妨在营销中,尽情展示自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性能,这比华而不实的广告大片更具说服力。

  Z世代希望对自己所使用的品牌有透彻的了解,这当然包括品牌所代表的价值观。无论是其政治立场、性别和种族理念、环保态度等,Z世代总是对那些倡导正能量、在意社会责任的品牌更有好感,相应地,对价值观与自身调性相悖的品牌更缺乏耐性。

  相比无知傲慢的D&G,宝洁是价值观营销的个中翘楚。譬如SK-II在中国市场推出的广告《她去了相亲角》,就曾引发过关于女性价值、婚姻问题的巨大讨论。更进一步,宝洁在新推出的短片《眼神》中,甚至没有推介任何商品,而是单纯地表达了自身对种族歧视的态度,光在中国市场就获得了超过10万的点赞量。

  宝洁首席品牌官Marc Pritchard曾说:“当我们通过人性拥抱创意时,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声音改变世界,不仅是促进商业增长的力量,还是向善的力量。”可见,在受过良好教育、对社会和世界有着特别关切的Z世代面前,品牌必须寻求创新方式,将自身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在菁财前不久对久正工学的采访中,嘉宾提到了一个心理学概念——路径依赖,指的是一个人早期的行为模式会持续影响他后来的思维方式。

  在中国的Z世代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享有众星捧月的地位,对家庭消费也有强大的话语权。相较于中老年家庭成员,他们对新技术、新产品有更高的包容度,更热衷于尝鲜试新,与此同时他们也更乐于分享。

  笔者身边的年轻人不仅自己会购买黑科技产品,还经常把“亲测好用”的东西推荐给家人,比如给父母买电动牙刷和扫地机器人,教爷爷奶奶玩微信发朋友圈……所以,对于一个新品牌而言,将Z世代作为首批目标用户,再以之为媒介逐渐扩展到其他年龄层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Z世代在青年时期养成的习惯,及与品牌间建立的关系,很可能会持续到其成年时期。如果你的品牌中含有别出心裁、另辟蹊径的新概念、新技术、新设计,现在就是重塑Z世代用户习惯的最好时机。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