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揭秘Z世代的真正身份:不是社交原住民而是数字(3)

时间:2019-06-2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就像今年五月,微博为平台上驻扎的追星大队隆重推出了账号后的“铁粉”标识,就是在小心翼翼地服务Z世代的追星诉求。毕竟,据QuestMobile估算,2018年Z世代偶像消费超400亿。抓住Z世代的需求,就不愁用户。

  Z世代的第一代人今年二十四岁,即便他们在国内就读三年制研究生,也到了该参加校招的年纪。这些有趣、独特、个性飞扬的青年,正排着队离开象牙塔,进入工作场。

  在Z世代洞察报告中,Z世代是“懒经济”——使用外送服务和上门服务——的主要人群,在所有“懒”人群中占比56.3%。互联网线上平台兴起的当下,“懒懒”的Z世代对日常的一切都尽求简单快捷,一键预订,一键支付,一键彻底解决。

  但社交无法一键进行,在任意平台上更新一条生活状态都要经历拍照-P图-写文案-发布-回复评论-回复评论的评论……这一永无止境的过程,相比之下变成了一件麻烦又麻烦的事,尤其是对工作族来说。

  当Z世代开始工作,他们只会将“懒经济”的发展推向新高点,已经出现的线上租房平台和线上婚恋平台可以证明这一点。因此,如果没有“一键社交”功能的出现——比如一键给所有评论回复“哈哈哈哈”——社交将无疑变为他们的负担。

  对于刚成为工作一族的Z世代,社交平台还将给他们带来负面情绪——毕竟,许多平台已经成为实现督促“24小时不打烊”的工具,沦为了老板随时随地找到员工的渠道:

  即使对于还未工作的Z世代来说,社交媒体也无法再独获恩宠。如今,社交app要与电视剧、音乐、手游、短视频和动漫app一同来争夺Z世代的上线时间。

  从该数据来看,社交类app对于Z世代来说,更像是一种社会动物的社会生活所需,而不是他们的心之所向。即便这些app目前还拥有居高不下的流量,在让Z世代索然无味之后,用户流失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移动******时代已来临,爱玩的Z世代“无可奈何”,只能“很忙,不聊天”。话说回来,我们为什么要社交?是剧不好看,歌不好听,还是游戏不好玩?

  当然,也有既不“忙碌”也不“花心”的Z世代老实人,他们投入大量时间去经营自己在社交平台上的形象。但他们通常并不是为了社交,而是以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想要借助社交平台发展自己的“数字事业”。

  比如在微博上与口红一哥李佳琦几番互动的@天天小朋友,单篇微博点赞量高达三万,目前是微博视频故事红人Top1。在这些“微博红人”面前,微博的社交性已经不再重要,是否能帮助他们提高自身影响力、获得某种效益才更重要。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