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的PATH能否超越美国的FAMGA?(2)

时间:2019-06-2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另一个故事,是她前一周受新加坡政府邀请,参加了一场新加坡如何更好地建设智慧城市的头脑风暴。“客观地说,新加坡意识到慢慢落后了。一年前,新加坡市民要在路边停车,还要使用一个从商店买的类似停车本的东西,有人站在路边记录你的停车时间。在中国大城市,这是很难想象的事。”不少新加坡考察团到中国考察后,对这里的各种数字化创新很感兴趣。

  平安的“智能闪赔”是怎么一回事呢?就是用人工智能做车辆定损。用户在自主完成车辆损伤图片拍摄后,后台自动判断车辆损失部位,并快速给出修理意见,同时同步当地修理厂提供配件和工时报价,实现全自动理赔定损,彻底取代“人查勘、人审核、人赔付”。目前在334个地市级以上城市的中心区,从早8点到晚8点,平安车险客户报案后就可以可视化查勘员的位置,查勘员5到10分钟赶到现场。平安还建立了智能调度平台,以事故现场为中心,根据周围查勘员的忙闲和工作量,智能判断到达时长,就近就快派工,他们还联合全国上万家4S店及修理厂,引入社会化查勘队伍进行代查勘,以加强覆盖。

  以前,一个车险定损案件的处理要一天甚至几天,现在客户只要拍好照片,用平安好车主的APP就可以快速处理。图像定损不仅节约时间、成本,还提高了精准度,因为过去有很多资历不深的查勘员对车损的判断往往有错误。智能机器人还能及时发现欺诈行为并进行阻断,降低骗保发生的概率。

  平安为什么能做到“智能闪赔”?一靠数据积累,二靠技术,包括图像识别、知识图谱、规则引擎等等。首先要判断车的图像是不是保险保的车,是什么类型的车,把车的不同部位都识别出来,判断哪个部位有损伤,在23种损伤程度中是哪一种;全部都识别测量出来后,再跟后台积累多年的庞大、丰富的知识图谱去比对,通过匹配损伤部位和程度的信息,用秒级速度判断修理或更换部件的方案、部件的费用等,最后根据3万多种数字化理赔风险控制规则,算出一个理赔总价返回给客户。

  去年,平安的“智能闪赔”获得了国际权威的“Gartner2018金融创新奖”。这一技术已向行业开放,被国内多家保险公司所采用。

  今年,平安产险的智能理赔又有了一些新举措,如上线“信任赔”服务,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计算,综合测评车主驾驶习惯、交通违章和车辆维修记录等多个维度,实现一人一车一额度,车主可在额度内自主理赔,出险后只需报案上传照片、确认接收赔款两步,即可赔付到账。

  这个案例的含义是,在比拼数据、算法、算力的新商业时代,中国公司的领先可能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