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7岁农村小伙凭书法赚7套房出名后却被书法界封杀后一字难求

时间:2023-07-1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一笔一划,一撇一捺,汉字从千年以前的甲骨文中诞生,从此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符号开始了数千年的演变。随着文字的发展,各种书法应运而生,书法大家更是层出不穷。崔瑗首先在《草书势》中提出书法理论,随后东汉末年,蔡邕为代表的汉隶书家声名鹊起,三国楷书《宜示表》和《荐季直表》横空出世。两晋时期书法大家王羲之成为集大成者,《兰亭集序》千古流芳。

  北碑南帖、碑版遗世,儒道相合,开枝散叶,各书法流派昌盛发展一直流传至今。古时的书法熠熠生辉,后人的书法也各有千秋。画字派,狂涂派,现代派等书法派别相互争辉。不仅书法的形式类别在不断开拓,写书法的人也不再拘泥于身份区别,在湖南就曾有一位27岁农村小伙凭书法赚7套房,在书法界崭露头角,出名后却被书法界封杀,经历若干坎坷,后一字难求。

  王芳泽是个湖南娃,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一家收入全凭家里的几亩薄地,而且家中儿女众多,王芳泽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在读完高中后便外出谋职赚钱养家。19岁的他告别家乡与父母只身一人来到异城他乡开始打拼。

  然而王芳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娃娃,身无一技之长。面对着大城市的陌生与繁荣,王芳泽第一次感受到了迷茫与不知所措。就在这时,王芳泽注意到了一家名叫“翰墨轩”的字画装裱店,王芳泽虽然因家庭原因学历有限,但其实他从小就对书法有兴趣。为了赚钱也为了满足小时候的愿望,王芳泽来到了这家店里打工。老板是一位心善的人,不仅让王芳泽当了学徒还允许王芳泽在店里练字,并将王芳泽的作品裱了起来挂在店里进行出售。从此,王芳泽在这家小小的店铺开始了自己的成名之路。

  一开始,悬挂王芳泽的作品,只是老板的一个善举,然而没想到的是王芳泽的字画居然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震惊之余老板也继续支持着王芳泽的书法练习。慢慢的,王芳泽充满灵气,别具一格的书法作品得到了更多人的赏识,慕名而来的购买者越来越多,王芳泽也因此自己开了一家字画装裱店。同时,一个叫张良玉的商人看中了王芳泽的书法天赋,在张良玉的帮助下,王芳泽开始参加各种各样的书法比赛,并获得了较高的名次,在“第六届中国钢笔书法赛(金义杯)”荣获三等奖。

  王芳泽的作品很快水涨船高,迅速涨价。因此王芳泽也赚了不少钱,在27岁时就凭自己的书法作品购买了七套房子。但人红是非多,在王芳泽正当红之际,却遭到了书法界的一致封杀。原来因为王芳泽文化水平不高,书法大家们一致认为他的书法作品没有深刻内涵和文化价值。面对书法界的封杀,王芳泽显然无力反抗,只能被动接受“雪藏”的结果。

  在遭到封杀之后,王芳泽并没有因此消沉反而开始自我审视,他知道自己的文化水平确实是一块不小的短板。所以他在“雪藏”时期,王芳泽不断的进行学习,充实自我提高自己的书法能力,还虚心和各位书法大师求教钻研,孕育自己的书法特色。经过了数十年的厚积薄发,王芳泽在书法造诣上寻求到了新的突破,字体变得飘逸悠远,清丽自然。在1999年获得“第三届国际金鹅奖书画大赛”铜奖后,王芳泽彻底扬名世界。

  其书法作品多次被中国诗画研究院选中展览,在香港、澳门甚至出国展示,获得了许许多多的国内书法奖项。更是被聘为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会员和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在经历诸多坎坷之后,王芳泽如涅火重生般成为了一位真正的书法大家,许多作品更是一字难求。

  通往成功的道路总是崎岖坎坷、历经磨难的,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保持一颗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初心。面对磨难不要轻易放弃,即使有人否定自己也不要消沉,批评与否定会让我们更快地找出自己的不足,能够更准确地弥补自己的短板实现新的进步,这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