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亲历者眼中的“奥运篮球第一悬案”(6)

时间:2019-10-2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这次,轮到苏联人庆祝了,美国人则迟迟无法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回到更衣室,苏联队被告知美国已经上诉,需要等FIBA的最后裁定,不排除双方重赛的可能。

  一些亲历者告诉《RussiaBeyond》杂志网站,当晚,在FIBA5名高级官员的投票中,苏联以3∶2锁定胜局。支持苏联的投票者来自波兰、匈牙利和古巴。美方依然不服,称此次投票是“FIBA内部社会主义集团的政治游说”。然而,在苏联队员伊万·埃德斯科看来,“美国人只是被失败‘冒犯’了。他们的不服没有任何道理。那是冷战,美国人只是不想输掉任何东西而已,尤其是篮球”。

  次日一早,苏联队助教巴什金回到驻地,故作深沉地对球员们说:“要重赛了。”他顿了一下,接着说:“在4年后的蒙特利尔。”此时,苏联球员才确信,自己真的赢得了冠军。

  美国代表团驻地则如死一般寂静,经过内部表决,美国队决定拒绝出席颁奖仪式,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场面:体育馆上空飘扬着美国国旗,颁奖台上却不见美国人的身影。

  美国队始终不愿承认输给了苏联队,称这场比赛为“悬案”。他们甚至怀疑起时任国际篮联秘书长威廉·琼斯。接受采访时,美国队队长肯·戴维斯对ESPN反复强调:“琼斯肯定觉得美国队总是夺冠,对国际篮联来说太沉闷了,所以,只要有任何机会(不让美国队赢),他就会出面,这才给了苏联队再打3秒钟的机会。”

  美国队那枚银牌无人认领,被安置在瑞士洛桑市国际奥委会的收藏室里。美国队新闻发言人肯尼·戴维斯甚至在遗嘱里要求亲友,永远不可以接受这块奖牌。

  柯林斯对MLB新闻网说,他终生不会忘却在慕尼黑那个夜晚的愤怒和沮丧。“这就像你本来正在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上庆祝,突然被从100层楼摔到地上。”

  次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访问美国,苏美关系迎来了短暂缓和,苏联男篮也踏上了美国的土地,在一轮商业性质的巡回赛中与美国大学生联队交手,美国队以4∶2胜出。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苏联男篮未能卫冕,昔日的夺冠功臣别洛夫在此后两年因病去世,年仅26岁;1980年和1984年,美苏双方各自出于政治因素抵制了对方承办的奥运会,直接导致美苏男篮在奥运会上的下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交手推迟到了1988年——在汉城奥运会上,苏联男篮再度击败美国,让后者输得心服口服。

  传奇不会被遗忘。2017年岁末,根据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改编的俄罗斯电影《绝杀慕尼黑》(又译《一跃而上》《三秒钟》等)上映。这部影片被引入中国后,许多教练和运动员集体观看,学习苏联男篮“团队合作、奋力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