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王永利是李康的同行,自从市场搬迁后,他打算将前期回收回来的旧家具清仓后回距离北京2000公里外的老家发展,北京的高节奏已不再适合如今已近六十岁的王永利。
王永利来北京打拼和生活已经二十余年,但一直从事劳动业,用他自己的话说,没读过书,只能靠体力来挣钱。
在回收行业里,他没有选择其它分支,而是选择了做家具回收行业。“以前当过木工,对家具构造还了解,坏的家具本身修修就可以用。”
最早,王永利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去回收各种家具,这些年下来,光是擦汗的毛巾就用了上百条,三轮车从人工换上了电动。
目前,家具回收行业依然依靠传统人工进行回收,在互联网回收平台,还没有企业进军这一领域,主要的问题仍是人工和物流的成本高昂。
“像这家具,有的住户不要了让我们拉走,我们不仅不给他们钱,他们还要给我们钱。”王永利对「子弹财经」说。
人工和物流成本是压在回收行业从业者身上的一块大山。“自己干体力真不行,雇人就得开支,这搬一趟家具至少得100起,现在搬家都300起了,大件还另收费。”
“我一般收的都是好卖的家具,大衣柜、桌子、椅子、床等,买的多数是租房的租户或者房东。”王永利回忆着说。
前一年是家具行业的回收高峰期,由于一些产业政策原因,各区的落后产能开始淘汰,因此,一些厂房或员工宿舍中的家具开始被大批清理。
当时,王永利一天可以拉五六车,“那阵是卖的多买的少,价格一下掉了很多,像床一般回收是三五十,桌子二三十,大衣柜差不多五十,降了得有三分之一。”
“政策对他们影响还是很大的,对我没啥太大影响。”专营办公家具的李康对「子弹财经」说,办公家具一直稳定,无论是回收还是对外销售。
“椅子回收价大概十块,好点的二十也有,卖的话五六十,上百都有,挣个辛苦钱。”在李康的摊位,大大小小摆放着多种规格的办公桌椅,以及铁皮柜和保险柜。
“最早我在周营那边做,也是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的去找货源,一家公司一家公司的找,问他们有没有处理的办公家具,现在在网上就可以了。”
李康对「子弹财经」讲,现在他的回收主要靠58同城来打广告,卖主要通过一些小区的业主群或者闲鱼来卖。“不过58同城现在买广告真的很贵,推荐量不如以前了,感觉闲鱼比它好些。”
在互联网浪潮的席卷之下,越来越多的从业者不在仅仅依靠传统的走街串巷回收废旧物品,而是依靠互联网。
此前,国内各地对于废旧家具的回收再利用问题,曾进行过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最为消费者熟知的是一些社区联合家具卖场、家具生产企业推出了家具以旧换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