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随着住建部的统一要求,从2019年开始,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要开启垃圾分类工作,到2025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陈海,十年前拖家带口来到北京,现在已在电子城内有了属于自己的摊位和客源,很少人能够体会期间他所经历的磨难与苦衷。
“这么多年什么苦都是自己扛,不能让家人受苦受累。”陈海在电子回收行业打拼将近二十年,前十年在自家村镇周边的电子厂从事分拣与拆解工作,每天都需要拆解大量的报废电子产品,但这些工厂大多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近些年,国家开始推动环境综合治理,一些藏匿于灰色回收地带的企业被一一查处,陈海便放弃了这份工作,来到北京打拼。
“在这个行业里经历过,有些东西还是知道的,比如货源,怎么验货。”陈海对「子弹财经」说,“北京还是好赚钱的,但现在回收行业也不太好做,主要还是愿意去公司收。”
陈海指的“公司”,就我们常说的“B端”,在陈海这几年回收的电子物品种类中,企业多为废旧电脑、服务器、打印机居多,而个人物品则为手机、电脑居多。
另外,对于企业端回收的物品,大多数仍可循环利用。“他们淘汰的大多都是五年前的产品,但这些产品现在都还可以用。”
陈海对「子弹财经」讲,他最多时能从企业客户接到800—1000台数量的电脑回收,而这些价格通常为百元到千元不等。“主要还是看成色,成色不好的就不要收得太高,免得不好转手。”
“我基本是根据下级回收商给的价格去报价,这东西报不好就亏了。”陈海曾经吃过亏,但他宽慰自己“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尤其对于回收行业来说,价格的实时变化就像夏日的天气,上午还是晴天,下午便乌云密布雷雨来临。
“有时候就是这样,比如一台手机上午报3000元,下午可能就是2800元或者2700元,如果你按上午的价格给那你就亏了,现在有的回收商跟我熟了就按一个均价来报,彼此都亏不了。”
不仅在刚入行时吃过亏,陈海前一阵子还遭遇过亏损。随着整个环境趋势的变化,回收行业越来越趋于透明,客户的单量也在下降。
据陈海回忆,以往每天要跑五六趟去拉活,如今只能跑三四趟,大多数的客源依然集中在B端,除了个人用户的回收量外,还要依靠他的上游——城市或农村中的手机店。
“不好做了,回收这个行业听起来很赚钱,其实不然,尤其现在量太少了。”段平对「子弹财经」说道。
市场无大量对于回收行业来说是一个考验。在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靠租赁电子设备取代以往的设备整体采购,这样就节省了设备折旧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