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1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工厂使用了定制的数据系统后,郭胜感觉最大的变化是,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前需要人工每月统计数据,要很长时间才能反馈到供应链上,现在全都由系统自动实时显示,系统屏幕上十几个合作厂商的采购、备货、生产和库存状况一目了然,如果有不良数据,可以实时反馈,迅速解决。”
第二则是生产和销售数据的打通。“以往只能靠经验预估制定生产计划,现在能直接根据销售数据匹配工厂生产、物流以及加工商,通过销售数据直接制订精确的生产计划,有效减少库存,降低了资金占用率”,郭胜称。
郭胜算了一笔账,在进行数字化升级之前,假如一个月销量有60万到70万,工厂可能需要准备库存300万才能实现正常周转,而现在备货100万库存就足够应对了。
对生产和销售数据进行了全盘掌控后,郭胜在下生产订单时也更为大胆,从而有效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另一方面则可以保证店铺在进行“9块9包邮”等促销让利活动时不再亏本。去年,郭胜的天猫店铺年销售额达到了八千万。
另一边,以滚雪球式壮大起来的植护已经在福建、江西、重庆、广西建立起了4个工厂,开始尝试通过阿里提供的消费数据反向指导产品的生产设计,即C2M定制。
“纸品业的传统消费习惯是用户认定一款包装后就只买一种,所以一般不会改变产品包装”,植护运营负责人郭鹰表示。但这一习惯在更为年轻的消费群体中并不适用,天猫的数据显示年轻人对外包装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更高。
成立5年来,植护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岁群体,但最近半年时间里,天猫数据显示90后、95后的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大。最终植护接受了阿里的大数据反馈,尝试在经典蓝色包装的基础上新推出了三色包装以及卡通形象包装的抽纸。“后台数据显示新款抽纸的点击率、转化率都高于其他新品,总销量迅速突破了10万件,主要是在学生群体中格外受欢迎”,植护运营负责人郭鹰称。
目前植护的数字化工厂改造还在持续深入,“我们会在抽纸上印上生产编码,一旦抽纸流通到客户手上出现品质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扫描编码了解抽纸生产厂家、机组、班次及经手人员,及时调整生产”,植护供应链负责人陈静介绍道,包括评论中的用户提到的每一个细节瑕疵都可以找到对应的生产流程去核查问题、优化工厂生产。
中小企业的转型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产业链的融合变革也由来已久,这次天猫618期间,产业带商家之所以再次站上C位并且能够切切实实地拿到数亿的订单量,一方面来自于下沉市场的消费红利,以及95后、00后等年青一代(95后+00后被称为Z世代)的消费喜好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