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2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虽然学校希望学生十点睡觉,但是直通车学校里面的同学都很有危机感,十点睡觉不可能的。补习完一般十一二点,Sky习惯再学一会儿才睡觉,一天大概能睡到六个小时。
直通车学校里基本都是华人,虽然新加坡学校没有统一的家长会,但是大部分她的同学父母都会私下找老师,定期询问孩子的学习。
“凡事怕输要争第一”的心态,在新加坡华人圈里面尤其极端。谁都不愿意辛辛苦苦小升初考进来,结果高考之后混得不如普通中学的学生。
所以Sky和她的同学根本就没有把新加坡的大部分学校放在志愿表里面,家里有钱的最低也要考上英国前五。
如果留在本地,那肯定只能去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里面的好专业,比如医学、法律、金融等。其他专业都不应该在这一批考生的想法里面。
有这样神仙的志愿,就意味着成绩绩点、课外活动、各种竞赛一个都不能少。学习不拼命,哪能对得起深夜在补习班接自己的父母。
在考大学这条桥面前,即使是最优秀的那批学生,也不敢掉以轻心,他们不仅要考大学,还要考最好的大学、最赚钱的专业。
他们像是在中学金字塔最顶层站着的人,时刻都要比别人更努力,才能不断往上的同龄人竞争里,保住自己站着的那一小片位置。
在顶尖的终究是少数人,大部分在金字塔中间还有下层的人,认为分流分班对于他们来说是残酷无情的。
被分到普通学术或普通技术班的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有数据显示,初一过后,从普通技术升到普通学术班的学生只有约6%,初三过后更是基本没有。
而且他们能深深感受到分流带来的阶层等级。去年有一部纪录片《Regardless of Class》,就请了来自直通车或者快捷源流、普通学术、普通技术三个不同课程的13到18岁学生坐在一起对话。
普通学术班的长发女生脸上没有表情,语气压抑说,“我通常不和快捷源流班的学生来往,他们通常看不起我们,觉得我们是笨蛋,所以很少和我们说话。”
“这次谈话令我感觉很不舒服,他们(快捷源流班的学生)说话都和我很不一样。”上普通技术班的男生更是觉得无法融入快捷源流班同学的对话里面,因为他们讲的英语更加流利,在他们讨论的话题里面自己根本插不上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