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一篇“作业”写了85遍——孩子越吼越笨?心理学

时间:2019-07-1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有一次,我也跟着去了,发现橙子还是老问题:一招一式倒是很熟练,但总是少了一些力度,动作不够干净利索。

  一开始还好,每做完一套动作,我就把录下来的视频放给他看,给他指出哪里做的不到位,哪里需要增加点力度。

  这么做了两三套,我的火气渐渐就有点上来了。内心OS是:“能不能别那么拖泥带水?能不能有点力度?能不能认真一点?”

  那时,橙子还在上幼儿园,我还在依靠本能教育孩子,对小小的橙子来说,妈妈有时候是严厉的,不够温柔。

  当看到妈妈的脸色变得阴沉,橙子就变得怯怯的。他越是怯怯的,我就越是烦躁,气不打一处来——这孩子怎么这样?

  你越想指点孩子怎样做,孩子就表现得越不尽如人意。你越想让他大方爽朗点,他就越缩手缩脚、怯生生的,

  当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尤其是做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或者不太熟练的事情时,如果有他人在场,做事的效率和发挥的水平就会降低,做事的动力也不如一个人时强。

  因为,当被人关注的时候,我们就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自己做得不好,会让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不好。

  如果去日本的京碧寺,你会发现山门上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第一义谛”四个大字。这四个字堪称书法精品,是日本的著名禅师兼书法家洪川所书。

  当年,洪川禅师来到京碧寺,庙里的和尚请他写这四个字。洪川禅师每写一字,都要精心构思,反复揣摩。替他磨墨的那位和尚,正好是个颇具眼力又直言不讳的人。洪川禅师写的每一笔,只要有一点点瑕疵,他都会指出来。

  这时,磨墨的和尚因事离开一会儿。洪川禅师不由松了一口气,放松下来,挥毫写下了第85幅“第一义谛”。

  我小时候练游泳,参加游泳比赛时,小伙伴们都希望爸妈来给自己加油,我却暗暗希望爸妈别来看我比赛。

  因为,如果知道爸妈在观众席上,我就感觉不自在、放不开,莫名就有些紧张。如果知道爸妈没来,我就会放松很多,反而会发挥得更好。

  他们内心里其实是非常希望做好的。只是,你的过度介入、你的严苛评价反而抑制了他的主动性,影响了他自主的发挥。

  简单说,就是当人们一起做事,或者旁边有人关注的时候,我们做事的效率和发挥的水平会比一个人时要高。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