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2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然而,科创板公司之间业绩分化较为明显,并非全部都实现了高增长。晶晨股份、新光光电等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沃尔德、天宜上佳、荣百科技等多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不足10%。
信达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谷永涛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科创板的市场交易热情已经有明显下降,且板块走出与A股整体不同的趋势,显示出市场对其定位仍不同于A股市场其他板块。此外,市场此前关心的分流A股市场与对标提升A股相关板块估值的情况,均未有明显表现。因此,谷永涛认为,科创板在短期时间内,仍然会相对独立于A股市场整体。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对记者表示,科创板交易满月,运行基本平稳,走势上呈现前高后低,科创板一些股票仍在寻找价值中枢的过程中,这其中的价格波动在所难免。
桂浩明指出,科创板较早地引入了融资融券,多空力量更加平衡,这对于科创板进行合理定价有积极的影响。
桂浩明认为,对科创板的影响及其作用,还需要更多的时间观察,总体来看,科创板第一步走得比较扎实。
7月22日至今,科创板开市已经“满月”。总的来看,科创板市场运行平稳,投资者参与热情高,各项机制初显成效。
答:总体来看,科创板开市以来总体平稳,市场热情度处于高位,投资者情绪逐步趋于理性。从总体走势看,经历了充分博弈、震荡上涨、回归理性的过程,至今28家已上市科创板公司股价全部上涨,较发行价平均涨幅171%,涨幅中位数160%。分行业看,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涨幅居前;中、小市值股涨幅高于大市值股。从个股表现看,波动在预期的合理范围内。前五日无涨跌幅限制期,除首日外,仅2只个股触发盘中临时停牌,多数情况下股票涨跌幅在20%以内;实施涨跌幅限制后,个股涨跌幅进一步收窄在10%以内,仅4只股票出现涨停,累计5次。从交易活跃度看,前期偏高,随后趋于平稳。科创板首月成交额(含盘后固定及大宗)合计5850亿元,日均254亿元,占沪市比重为13.8%。目前换手率从开市首日的78%已稳定在10%-15%区间。从投资者结构看,近四成开通科创板权限的投资者参与首月交易。自然人投资者为科创板参与主体,交易占比89%,专业机构交易占比11%。未来,随着新股供给常态化、投资者参与热情趋稳,科创板估值将逐渐回归理性。
答:科创板首月两融业务运行态势良好,两融余额规模在逐步上升后趋稳。截至8月20日,科创板两融余额为60.32亿元,占上市可流通市值(922.86亿元)比例为6.54%。其中,融资余额为32.97亿元,占两融余额比例为54.66%,占上市可流通市值比例为3.57%;融券余量金额为27.35亿元,占两融余额比例为45.34%,占上市可流通市值比例为2.96%。首月融券余量金额占两融余额比例基本稳定在40%-50%之间。同期,截至8月20日沪市主板两融余额为4599.46亿元,占上市可流通市值(27.68万亿元)比例为1.66%,其中融券余量金额39.42亿元,仅占两融余额的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