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2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硬 RAID 拥有自己的 RAID 控制处理与 I/O 处理芯片,甚至还有阵列缓冲,对 CPU 的占用率和整体性能是三类实现中最优的,但实现成本也最高的。硬 RAID 通常都支持热交换技术,在系统运行下更换故障磁盘。
软 RAID 性能欠佳,而且不能保护系统分区,因此很难应用于桌面系统。而硬 RAID 成本非常昂贵,不同 RAID 相互独立,不具互操作性。因此,人们采取软件与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 RAID ,从而获得在性能和成本上的一个折中,即较高的性价比。
这种 RAID 虽然采用了处理控制芯片,但是为了节省成本,芯片往往比较廉价且处理能力较弱, RAID 的任务处理大部分还是通过固件驱动程序由 CPU 来完成。
RAID 等级的选择主要有三个因素,即数据可用性、 I/O 性能和成本。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主流 RAID 等级是 RAID0 , RAID1 , RAID3 , RAID5 , RAID6 和 RAID10 ,它们之间的技术对比情况如表 1 所示。如果不要求可用性,选择 RAID0 以获得高性能。如果可用性和性能是重要的,而成本不是一个主要因素,则根据磁盘数量选择 RAID1 。如果可用性,成本和性能都同样重要,则根据一般的数据传输和磁盘数量选择 RAID3 或 RAID5 。在实际应用中,应当根据用户的数据应用特点和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可用性、性能和成本来选择合适的 RAID 等级。 [10]
近年来,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断发展,数据已经取代计算成为了信息计算的中心,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至关重要。随着存储技术的持续发展, RAID 技术在成本、性能、数据安全性等诸多方面都将优于其他存储技术,例如磁带库、光盘库等,大多数企业数据中心首选 RAID 作为存储系统。当前存储行业的知名存储厂商均提供全线的磁盘阵列产品,包括面向个人和中小企业的入门级的低端 RAID 产品,面向大中型企业的中高端 RAID 产品。这些存储企业包括了国内外的主流存储厂商,如 EMC 、 IBM 、 HP 、 SUN 、 NetApp 、 NEC 、 HDS 、H3C、 Infortrend 、华赛等。另外,这些厂商在提供存储硬件系统的同时,还往往提供非常全面的软件系统,这也是用户采购产品的一个主要参考因素。
不同的存储厂商的产品在技术、成本、性能、管理、服务等方面各有优势和不足。用户选择 RAID 的原则是:在成本预算内,满足数据存储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存储厂商解决方案。因此,首先用户需要对存储需求作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并给出成本预算,然后对众多存储厂商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和对比,最后选择出一个综合最优的存储方案。其中,存储产品的扩展性和存储厂家的售后服务需要重点考察,存储需求(如容量、性能)可能会不断升级,存储产品发生故障后的维修和支持保障,这些都要未雨先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