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图文并茂 RAID 技术全解 RAID0、RAID1、RAID5、RAID1(11)

时间:2019-07-2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IBM 公司的 ServerRAID 阵列卡系列支持任意数量驱动器上的两路镜像,多个磁盘对数据块进行轮转镜像。这种配置能够对不相邻磁盘驱动器发生的损坏进行容错,其他的存储系统也支持这种模式,比如 SUN 公司的 StorEdge T3 。

  Kaleidescape 公司实现了一种称为 RAID-K[16] 的 RAID 类型。 RAID-K 与 RAID4 相似,但不对文件数据进行块级的条带化处理,它企图将整个电影或音乐集合完整地存储在单个磁盘上。另外,它的冗余校验信息可存储在多个磁盘上,从而适应由多个容量不同的磁盘所组成的逻辑磁盘。而且,冗余数据包含比校验信息更多的数据,用于获取更高的容错性。这些特征可以为影像、音乐提供更好的性能,增加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RAID-K 还可以允许用户以增量方式扩充存储容量,能够增加容量更大的磁盘,甚至它还可以增加包含数据(仅限影像和音乐)的磁盘。 RAID-K 会自动把这些磁盘组建成 RAID-K 阵列和 Kaleidescape 文件系统。

  RAID-Z 是集成在 SUN 公司 ZFS 文件系统中的一种与 RAID5 相似的 RAID 模式。利用写时复制策略, RAID-Z 避免了 RAID5 的写操作困境(即更新数据同时需要更新校验数据),它不用新数据覆盖旧数据,而是把新数据写到新位置并自动更新数据指针。对于小的写操作,仅仅执行完全的写条带操作,有效避免 “ 读取-更改-写回 ” 的操作需求。另外,还可以直接对小写操作使用镜像替换校验进行保护,因为文件系统了解下层存储结构,可以在必要时分配 额外存储空间。 ZFS 还实现了 RAID-Z2 ,提供类似与 RAID6 的双重校验保护能力,可以保证不块磁盘发生损坏而不发生数据丢失。根据 2009 年 6 月的更新, ZFS 加入了三重校验 RAID 支持,或许称为 RAID-Z3 。

  通常计算机功能既可以由硬件来实现,也可以由软件来实现。对于 RAID 系统而言,自然也不例外,它可以采用软件方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方式实现,或者采用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 [3][8]

  软 RAID 的配置管理和数据恢复都比较简单,但是 RAID 所有任务的处理完全由 CPU 来完成,如计算校验值,所以执行效率比较低下,这种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运算资源,支持 RAID 模式 较少,很难广泛应用。

  软 RAID 由操作系统来实现,因此系统所在分区不能作为 RAID 的逻辑成员磁盘,软 RAID 不能保护系统盘 D 。对于部分操作系统而言, RAID 的配置信息保存在系统信息中,而不是单独以文件形式保存在磁盘上。这样当系统意外崩溃而需要重新安装时, RAID 信息就会丢失。另外,磁盘的容错技术并不等于完全支持在线更换、热插拔或热交换,能否支持错误磁盘的热交换与操作系统实现相关,有的操作系统热交换。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