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2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这是 HighPoint 公司的 RAID 产品,有时也被错误地称为 RAID15 。 RAID1.5 仅使用两个磁盘驱动器同时进行数据条带化和镜像,数据可以同时从两块磁盘进行读取。这其中的大部分工作都由硬件来完成,而非驱动程序。 Linux 、 Solaris 等操作系统实现的 RAID1 也可以实现同时从两块磁盘进行读取数据,因此 RAID1.5 并不优于传统的RAID1。
这种概念首次在 IBM ServerRAID 中被提出, E 是 Enhanced 的首字母。它们分别是对 RAID5 和 RAID6 的增强,增加了热冗余磁盘驱动器,冗余磁盘与其他磁盘一块进行数据块编排。这种设计使得 I/O 可以分散到包括热冗余在内的所在磁盘,从而减小单块磁盘的 I/O 带宽, 提供更高的性能。然而,热冗余磁盘不能够被多个阵列共享。
在实现中,实际上不存在专用的热冗余磁盘,就像 RAID5 和 RAID6 中没有专用的校验磁盘一样,所有的冗余数据块分布在所的成员磁盘中。例如,一个 10 块磁盘的 RAID5E ,包括 80% 数据块、 10% 的冗余数据块和 10% 的校验数据。对于 RAID5E 和 RAID6E ,冗余数据块位于阵列尾部,而 RAID5EE 则分布在整个 RAID 中。如果 RAID5E/5EE 中发生一块磁盘损坏,则系统会自动降级并重建至标准的 RAID5 。这一过程中, I/O 操作非常密集,并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从几个小时至甚至几天,根据阵列的具体配置而异。当损坏磁盘被替换后,系统则又会自动升级并重建至原先的 RAID5E/5EE ,同时非常耗时。在上面的重建过程中,数据没有冗余保护。由于系统升级和降级时, I/O 活动密集且所需时间过长,因此实际应用中成员磁盘数据限制在 4~8 块。一旦超过 8 块磁盘,由于损坏磁盘的重建耗时和重建中发生第二块磁盘损坏造成的数据丢失, RAID5E/5EE 所获得的性能提升和其他获益都将严重降低。
Matrix RAID 是 Intel ICH6R 和后继的南桥芯片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通过 RAIDBIOS进行访问。它使用两块磁盘或者控制器能支持的最多磁盘,它的显著特征是允许 RAID0 、 1 、 5 、 10 多种数据卷混合共存,每块磁盘的指定部分分配给相应的 RAID 卷。 Matrix RAID 主要用于改善性能和数据完整性,实际应用中可以将操作系统应用于小的 RAID0 ,而大的 RAID1 存储关键数据以及用户数据。海量的流媒体数据容易发生数据丢失,可以考虑使用这种 RAID 。 linux 的 MD RAID 也可以实现类似的功能。
RAID 10 是 Linux 内核所支持的软 RAID 等级之一,它还支持 RAID0、1、3、4、5、6 等级别。软 RAID 驱动程序通常通过构造典型的 RAID1+0 阵开来实现 RAID10 , 2.6.9 以后的内核也可作为单独的级别来实现。
MD RAID10 支持重复数据块的近布局和远布局两种模式。近布局与标准 RAID10 相同,镜像数据块相邻存储。对于 n 重镜像的 k 路条带,不要求 k 为 n 的 整倍数。两重镜像的2、3、4路条带的 MD RAID10 分布相当于 RAID1 、 RAID-1E 和 RAID10 。远布局模式下,所有磁盘被划分为 f ( f= 镜像数)个数据存储区,重复数据块相对于原始数据块具有一个磁盘和若干依偏移的距离,即保存在下一个磁盘对应存储区的偏移位置。这种设计能够提高镜像阵列的条带性能,有效提高顺序和随机读性能,但对写性能没有显著提升。许多应该通常具有读密集而写稀疏的特点, RAID10 适合此类数据应用。需要指出的是,近布局和远布局两种模式可以同时使用,这种情况下将有 n * f 个数据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