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科学家进沈阳纪委用大数据揪出贪腐苍蝇(2)

时间:2019-06-2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用上大数据,多做健康体检,就可以少做大病治疗,也不会病入膏肓。”方金云认为,及早发现问题,填补政策或管理漏洞,才是大有裨益的监督。

  身边人提起方金云,皆以“工作狂”来评价。拍宣传片时,摄像师说他轮廓分明,补了一个光源。他笑言:“就是瘦得比较厉害。”

  这里的节奏甚于互联网公司,半夜12点开会讨论很平常。父亲节前夜,方金云和查岩晚上9点还在办公室,而前一晚凌晨2点他们才下班。查岩的小儿子在电话里奶声奶气喊爸爸回家,他抚掌答应时,笑声穿透力极强。

  方金云算不清自己错过了多少次见女儿。上一次是在他前往沈阳的路上,女儿从山东回京,在北京南站,两人列车相隔半小时,虽未相见,却已是几个月里最近的一次。

  他在朋友圈写了首简单的诗:“每个人都在跨界,每个人都在与时间赛跑,每个人都把工作娶回了生活。”

  让方金云和查岩烧了最多脑的,是最重要的监督要素模型应覆盖哪些因素,才能普适于任一部门,完成全链条监督?

  最终设计的5+N系统,从两个维度考量,框定了五大标准数据库和业务库:前者包含资金、项目、物资、决策、权力这五类,后者则是具体经手的各业务。“闭着眼睛想一下,除了这些,一个单位就没别的了。”方金云眯着眼,反复念叨了几遍。

  标准乍一看似有交叉,但背后的概念范畴他们反复推敲、明确界定,就像数学概念里作为一般思维形式的判断与推理一样。

  资金包含了补贴、救助等多项公共资金明细;项目建设包含完整审批流程,达到必要的深度广度;物资指向公有资产,存量有哪些,新增的如何采购、怎么发放;决策针对部门权限;权力则具体到个人。

  大数据仓库从全市97个市直部门、13个区县采集了资金和项目数据,还自行收集了政府项目补贴资金、党员和六类监察对象名单等数据,能查出小金库、加油卡,也可以揪出冒领低保的村支书、贪污百万元的镇长。

  在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孙凝晖眼中,反腐工作“过去主要靠人力,现在技术手段可以发现很多苍蝇,人的手段就能去打老虎,打大案要案,如此就能有所分工”。

  自2019年初起,针对大数据监督平台的讲解报告,在沈阳纪委大楼进行了174场,正风肃纪宣传片被一遍遍播放。截至5月底,沈阳市已有4326名基层领导来参观学习过。

  6月13日上午带队来参观的自然资源局领导,留下了和前人一样“震撼”的感慨。“将人工监督与智能监督相结合,创新制度,为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讲解到了尾声,工作人员声音更加高亢,台下有人一直抻着脖子仔细听。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