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1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近几年,这种认同消费越来越以“IP”的具体形式呈现。在优衣库抢购事件中,KAWS就是这个IP。“刺猬公社”微信公号署名“骆北”的评论认为:“只是多印了一个形象,一件普通T恤的销量就能翻几十甚至几百倍。……这几年,不管哪个行业,都在走IP化的路线,IP符号简单可辨识,可以直接代指某种精神、审美和价值观,对其有认同感的人会有十分强烈的消费欲望,‘商品-IP-消费者’是比‘商品-消费者’更稳定的抵达路径,从商家到IP合作方到消费者都认同这条路径,且屡试不爽。……现代社会的各种媒介形式都在不遗余力地加深人们对这些IP的认知度,尤其是这个IP所代表的价值理念和文化认同,这是更根本的东西。”
换而言之,人们也逐渐放弃了对自身理念和情感的主动表达,习惯了用一个接着一个的IP,来进行价值的确认、品味的呈现和情感的宣泄。这也是一个丧失自身的主体性而屈从于权威的过程。
IP自身也处于膨胀扩张之中,不断击穿圈层的界限,追逐更大的受众市场。优衣库方面曾将与KAWS的合作评价为“大力拓展了潮流和创作的民主化”。而界面新闻的评论认为,疯抢的优衣库背后是IP在时尚界的通吃运作。虽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KAWS是谁,但这并不妨碍购物者知道KAWS与其他国际大牌的联名商品售价高达数千元,而优衣库只卖99元。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抹平了奢侈品牌与平价时尚品牌的消费差异,透露了IP希望在奢侈品市场和大众市场进行全方位传播,或者说全方位收割。
面对宰制性的消费主义逻辑与大行其道的IP热潮,澎湃新闻的一条评论展示了以戏谑对抗荒谬的姿态:“买到的人现在已经不敢穿了,怕被别人以为是爬卷帘门买来的。”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欧洲议会选举中,一股“绿色浪潮”(Green Wave)悄然席卷了欧洲。绿党,一股在过去各国的政治光谱之中居于边缘的势力,成为了这次选举的一大赢家,而对于绿党和许多关心欧洲政坛的人士来说,这一股绿色浪潮都来得相当意外。在《德国之声》看来,这场选举可以被归纳为是绿党和民粹的胜利。主流政党在各地区的挫败,右翼民粹势力的步步紧逼,以及“莫名其妙”的绿党异军突起,让已经尘埃落定议会选举相关议题继续发酵,在过去一周,不少媒体依然在讨论这场选举所反映出的种种现象,并进一步反思左翼政治和民粹主义对欧洲政坛的影响。
所谓绿党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政坛。一般认为,1972年成立于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团结组织”是第一个带有绿党色彩的政治团体;此后在澳大利亚的邻国新西兰,一个叫做“价值党”的政党成立,不同于塔斯马尼亚团结组织建立初只在塔斯马尼亚州活动,价值党是一个全国性的、带有绿党印迹的政党。几乎同一时段,在欧洲的瑞士(1972年)以及英国(1973年),也有相似理念的政党相继成立。第一个以“绿党”为名活跃在政治舞台的则要属德国绿党(Die Grünen,即“绿色”),这个成立于1980年的政党在党纲上带有环保主义的痕迹,他们反对环境污染,反对过度使用核能,同时也高举和平主义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