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近日,南方日报发文称:广东佛山广台高速43公里处岔道口违章频发,近62万人被罚。众多车友也指出标线不明,此高速为Y字形路口,而路中标识均为直行方向,并没有提醒驾驶人提前变道。
核心点在于,这条路是五根车道,只有开到尽头才会发现,右侧三条进广台,左侧两条进入佛山一环,而高速路时速很快,导致中间车道的驾驶员对路况不熟悉的话容易发生变道。
一个路口创收1.2亿,有62万辆车以同样的原因中招,而广东佛山交警部门依然坚持认为标线没有错,标识非常清楚。
咱们国家有多少辆车?据公安部统计,2020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72亿辆,其中汽车2.81亿辆
但是大数据面前,显示出来的,要么是咱们国家国民素质普遍偏低道路安全意识淡薄(如果是前几年,绝对就是这个舆论走向了),要么是咱们国家在交通治理方面只想罚款不想提升。
这是一个江湖悖论,古时候捕快存在的意义,是因为有绿林,他们没有根植绿林的底层动机,因为绿林在,捕快在,甚至绿林多,捕快收入高。
1. 根据我国《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管理目录》要求,公路管理速度监测仪属于国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但这些设备到底有没有经过有资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检定,电子眼测速到底准不准确,谁也不知道。
3. 每年3000亿的罚款到底是花在什么地方了,是谁花的?这些钱的去向是否可以公开?是否接受公众监督?
是这个地方有个诅咒让大家进入了以后立法道德感法律感丧失,还是说这个地方的标识的确存在不合理。
毕竟标准的最终解释权,不是在长年累月的实践中,也不是在广大驾驶员手中,甚至不再公序良俗之中,而是在管理部门的手中。
有一个城市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当年电子眼刚开始推广的时候,交管部门不是特别的配合,觉得自己养了那么多人,用机器取到了他们,岂不是没事儿做了;而且要投入电子眼的铺设,这是掏钱啊,有这钱还不如多给自己人搞点福利,毕竟每天在外面那么辛苦。
我们来架设,相当于我们提前铺货,不收货款,然后有人违章了,咱们设备商留个20%,来补货款,剩下的交管部门收走。
为了尽快回本,设备商把电子眼各种藏起来,躲在树后面,藏在指示牌后面,然后把灵敏度微调,限速60你碰到59就拍。
这样几个月下来,回本速度比较慢,于是就在一些道路上前一段限速60,后一段限速40,中间少一个缓冲,内部把这种道路叫做鱼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