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中国的崛起虽然与国际上的风云变化有一定的联系,但国内的发展都是靠自己走起来的,我们经历了列强侵袭以后被瓜分蚕食的惨状,人民以血和泪的代价将新中国重新建立起来。
一步一步强大起来靠的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国家意志和民族力量,有这样的醒悟才会拒绝另一个国家的申请,当初一个国家为了加入中国领土申请了149次,在被我们拒绝之后直接挂起了中国国旗。
作为一个大国人民,我们习惯于中国的强大并以此为骄傲,但纵观整个世界的角落当中,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称之为是大国,并拥有媲美中国的实力。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在任何时候都是如此,许多国家因为没有能力保护自己,非常容易被其他国家欺辱。当面对这样的情况时,他们即便申请国际社会的帮助,效果也十分渺小。
如此蛮横的现象实际上也证明了国家实力的重要性,没有足够实力保护自己的国家在国际上不仅失去话语权,就连被侵略和抢夺的时候也只有哭喊的份。
国与国之间有界限,一时的帮助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因此,很多国家会选择寻求强大国家的庇护来帮助自己,而作为如今世界上不可忽视的存在,中国也得到许多小国家希望自己被帮助的申请。
面对这些申请,中国态度一直保持拒绝,这并非是歧视弱国或者中国对此保持傲慢的态度,而是因为,面对各国之间的国际纷争,我们不能随意参加其中。
有些国家在面对我们拒绝之后,不再有所反应,但其中有一个国家在被我们拒绝以后坚持申请了149次,甚至到最后直接选择挂上了中国国旗,而这个国家就是锡金。
在喜马拉雅山的南坡上有一个名叫锡金的小国家,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便奠定了锡金国土极小和人口稀少的特点。国家面积又小且没有特定资源,所以锡金本身一直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
多年以来的国家力量并没有被改善,锡金也因此经常被欺负侵略。尤其其所处位置靠近中东地区,周边许多国家对锡金虎视眈眈,经常产生纷争。
从清朝开始,锡金就不断向中国寻求帮助。清朝时期,统治者曾收到到锡金的来信求救,锡金方面希望清朝能派兵出征解救锡金。
而当时的统治者也确实回应了锡金的要求,并出兵一举打到了加德满都,帮助锡金解决了国家被侵略的危机,自那时起,锡金就已经申请过加入中国。
随着近代史不断发展,清朝灭亡以后,中国也发生了可谓凤凰涅火一般的改造,在全世界都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下,锡金却还是那个经常被欺负和威胁的角色。
工业时代下,这个请求对于中国而言完全是一个自顾不暇又无能为力的申请,那个时候的中国正在列强的铁蹄之下,完全顾不上一旁被欺负的锡金。
然而,锡金似乎十分执着加入我国,在被拒绝以后直接挂上了我们国家的国旗,并且向全世界单方面宣布自己迟早会加入中国。不过这一愿望和追求到最后还是落空,我国自始至终都没有承认锡金加入我国。
1949年六月,印度在独立后不久就派军队进驻了锡金,次年12月5号就签订了《印度与锡金和平条约》。这款条约虽然在名义上将锡金纳入印度的“保护国”,但实际上是印度为自己找了一个合理的理由来吞并锡金。
1973年4月,印度突然借口锡金国内发生战乱,自己作为保护一方应该出兵管理锡金,借此派兵并接管了锡金政府一切的权利。
再过一年时间,印度政府直接将锡金国国王的宫廷卫队解散并完全控制了锡金,对于这一侵犯,锡金感到十分恐慌,但这并非是我国国内应当参与的事务。
尽管在清朝时期,锡金就已经被中国拒绝加入中国,但就算是如今的时代,中国也不可能随意同意一个国家的加入。
中国自身的情况十分复杂,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遍布的各地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呈现和平的状态。
贸然接受一个语言文化以及各方面都不同的国家进入中国,新居者与原住民的磨合就有可能产生一定的矛盾,而这并不有利于国家倡导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愿望,所以中国有充分理由拒绝任何一个国家加入中国。
对于锡金的请求,中国方面建议锡金最好能够做到自我拯救。虽然这句话并没有给出实际的任何意义,但这却是中国崛起的真正理由。
在我国近百年来的历史中不乏血与泪的付出,但不管是赶跑侵略者还是推动中国处在如今的发展局面中,这都是我们自救的结果。
多年以来,锡金一直保持在求救的状态之下,这就说明其国内本身并没有改变。在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救急不救穷,危机时刻完全可以伸出一把援助之手,但是倘若自身都没有自救意识,那终究不过是一时之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