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成吉思汗时期,蒙古铁骑曾经横扫欧亚大陆,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是到了清朝的时候,曾经的蒙古铁骑就是笑线个英法联军,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满蒙铁骑曾跟英法联军有过一次较量。1860年9月21日,3万名清朝所能搜罗到的,最后的满洲、蒙古的精锐步骑兵,在八里桥桥头,排出长达5公里的阵型,向英法联军发出“自杀式”的冲刺。
在连续的冲刺下,前面的法军阵地竟然被突破了。但是清军的肉搏能力简直就是渣,根本突破不了法军的刺刀。
后来英军立马拿出大炮进行支援,在炮火的轰炸下,清朝皇家禁卫军立刻败下阵来。但是这些骑兵依然不认输,顶着炮火继续发起自杀式冲刺,可是还没冲到联军阵前就全部倒下了。
后来清军下达了撤退口令,很多士兵留下来殿后,并没有逃跑,最后全部壮烈牺牲。战后,法军军官称赞道:中国士兵,特别是蒙古士兵,表现勇猛,无可非议。
成吉思汗时期,蒙古铁骑可以拉150斤拉力的强弓,但是到了康熙时期只能拉90斤拉力的硬弓。而到了晚清时期,蒙古铁骑只能拉20-30斤的弱弓。
这些弓箭根本没有杀伤力,后来英法联军把这些缴获的弓箭直接当生火的木材用。而清军用的火枪也是一个笑话,咸丰皇帝在清理军火库的时候,发现了一批康熙年间制造的鸟枪。
最后经过测试,这批鸟枪的效果竟然比咸丰年间打造的火枪还要好用。鸟枪的威力我想大家就知道,打在英法联军的盔甲上,最多也就是冒个火花,擦破点皮而已。
这场战斗后,蒙古铁骑曾提出跟英法联军决一死战,但是被统治者拒绝了。经过这场战斗,蒙古铁骑的传说也已经不复存在了。
那很多人好奇,这场战斗的伤亡是怎样的,清军一共三万多人,而英法联军只有8千多人,最后的结果也让人大跌眼镜。
这场战争成为了北京陷落的直接原因,第二天咸丰皇帝逃亡热河。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火烧圆明园。最后清政府对洋人愈发奴颜婢膝,签订了《北京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