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江淮儿女再扬帆(长三角见证高质量发展·安徽篇(2)

时间:2019-10-2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走进煤城淮北,南湖公园内碧波荡漾、绿树成荫,退休的煤矿工人陆传标绕健身步道跑了一圈,“7.5公里,42分钟,刚刚达标!”他擦着额头的汗珠笑道。很难想象,过去脏乱的煤炭塌陷区,如今却成了“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生态城。

  这座因煤而兴的城市,也曾一度因煤而困。过去一个煤产业撑起全市八成的经济总量,亮眼的数据背后隐忧浮现:矿山枯竭,环境欠账,“资源饭”不那么好吃了。怎么办?淮北毅然转型:立足煤,延伸煤,然后超越煤,创新循环经济体系,将原煤“吃干榨尽”。

  转型逼出“亩产英雄”。一个临涣焦化厂,精煤销往长三角,焦煤冶炼甲醇,煤矸石发电,一条全新的产业链,不仅实现了“超净排放”,去年盈利达到9.7亿元。“煤总有挖完那天,早转型,就能早日挺过阵痛。”焦化厂负责人感慨。

  在奇瑞的焊装车间,记者看到,一台台机器人正在生产线上抓取、焊接、传递,井井有条。从奇瑞的发展历程中,芜湖调结构的轨迹可见一斑。“10多年时间,政府围绕汽车产业坚持不懈扶链、集聚,给企业带来好环境。”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感叹。如今,从电池到电机,再到电控系统,芜湖汽车配套企业一应俱全,推动奇瑞一路高歌。

  科技创新“领先一步”,产业创新“领先一路”。安徽向“东”对接,以创新引领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老工业基地芜湖,新能源汽车、现代农机、“互联网+”成为新名片;“铜都”铜陵,告别一铜独大,非铜产业占到规模以上工业的45%……

  创新引擎发力,一处处“盆景”成长为“风景”。去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增速居全国第四、中部第一。今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8%。结构不断向优向好,农业、服务业迈向现代化,工业迈向更高端,越来越多的“安徽制造”脱颖而出。

  安徽,一个“徽”字可谓上下有山水,左右是人文。行走在这片土地上,常有置身画中的感觉,不经意间就会被山水之美感染:天下闻名的黄山、九华山,峰峦叠翠,景色宜人;“八百里皖江”“八百里淮河”,有江河浩荡,有流水潺潺。

  “把好山好水保护好,这是党中央的重托,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牺牲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子孙后代不答应。”安徽省省长李国英表示。

  “这一片叫陈家圩,过去沿江24家非法码头、砂场厂。”在马鞍山市雨山区,采石街道武装部长周勇介绍,由此带来的问题一箩筐:违法建设、江水污染、河道断流,居民意见不断。

  “唯有生态优先,才能一马当先。”马鞍山市委书记张岳峰表示。2017年4月,雨山区集中攻克“非法码头”顽疾,沿线家全部被取缔,通过岸线亩。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