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从远期看,根据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的实施意见》,全市“融杭”工作将重点做好、持续做好推进规划政策接轨、加快交通互联互通、推进产业协同发展、深化科技创新合作、促进旅游文化合作、加强金融领域发展、推动生态环境共治、建设宜居健康之城、建设信用合作体系、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等十个方面工作。
从近期看,2019年是我市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的开局之年、推进之年和突破之年。总体上,我们将坚持新发展理念,以质量效益提升为根本,以《黄山市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2019年工作要点》为引领,深化交流合作,力争在规划共绘、交通互联、产业协同发展等15个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具体分别是:
1.在推进规划共绘方面。主动参与杭州都市圈新一轮规划编制工作,将我市一批重大项目、重要政策诉求列入其中。
2.在交通互联互通方面。合力争取杭临绩黄铁路纳入《长三角城际铁路网规划》、屯溪国际机场迁建纳入《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谋划推动我市交通道路等级与杭州都市圈城市接轨。
3.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各区县经开区分别与都市圈内各开发区建立产业共建关系,力争每个区县建成“反向飞地”生产或研发基地1个以上、引进都市圈产业项目3个以上。市高新区、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分别引进产业项目、金融服务业企业10个以上。
4.在生态环境共治方面。共同争取国家加大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支持,谋划建立国家级新安江流域生态特区,探索补偿体制机制创新。
5.在旅游合作共赢方面。衔接杭州旅游西进规划,抓好新安江百里大画廊、皖浙1号旅游风景道等工程,推进黄杭国际旅游示范区打造。联合开展旅游营销活动,力争杭州都市圈来黄游客增长50%以上。
6.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与杭州市签署信用联动合作框架协议,参与共创长三角社会信用示范圈。开展重点领域跨区域信用联合奖惩合作,推动信用评价结果在政府公共管理及服务、信用惠民等场景中的深度应用。
7.在人才引智交流方面。与杭州等市签订干部双向挂职协议,落实省市人才引进政策,把都市圈作为招引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来源地,吸引高层次人才30人以上。
8.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依托浙江大学黄山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平台,推进与都市圈“大院大所”政产学研合作。全年开展产学研合作专场对接不少于3次,确保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0个以上、科技成果转化10项以上。
9.在民间组织交流方面。充分发挥两地商会、协会作用,有针对性开展“徽商回归”,促进都市圈客商到黄山投资兴业。加强社会组织管理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