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有的客户减少了订货量,可这绝不会打乱我们扩大生产、增加招聘的决心。”工业机器人巨头库卡的中国首席执行官王江兵认为,中国制造业正加快转型,对生产线的需求越发多元,“长远来看,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前景广阔,无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还是售后服务都需要大批人的加入。”展望未来,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居民消费能力增强等诸多因素,都将为我国不断释放新的市场需求。
“现在,有些国家的订单减了一些,可欧洲、中东市场起来了,营收逼近‘半壁江山’,未来还会更高。”浙江龙翔纺织公司总经理王纯对未来充满期待,“只要坚持转型、开拓多元市场,就能稳住产能、稳定人心。”“近年来,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广受认可,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有利于外贸格局更多元,也将抵消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就业损失。”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说。
看过去,成绩斐然,看未来,挑战犹存——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不过,受访者普遍认为,只要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应对得当、措施有力,就能保证就业稳定、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去年以来,一系列稳增长、稳就业措施相继落地,已经证明了应对的有效。
降低增值税税率、降低社保缴费比例、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减税降费近2万亿元的重大利好,将广泛惠及各类企业。“我们属于食品零售业,人员密集、利润空间小。根据今年的小微企业普惠性减免政策,我们仅企业所得税就能省下26万元。”正如山东隆泰食品公司负责人郭秀兰所说,政策利好极大减轻了资金压力,让企业干劲更高、带动就业能力更强。
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营造良好环境,鼓励创新创业创造,可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众创空间数量达55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超4000家,创业投资机构逾3500家……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二大创业投资市场。近年来,我国创新创业创造热火朝天,搭建起广阔的就业舞台。“我们将加大税收、融资、用地等方面政策支持,积极发展创业孵化基地,鼓励更多劳动者通过创新创业创造实现就业。”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说。
6月6日,随着工信部向4家企业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率先进入5G时代。有人预测,到2025年,5G将带动经济产出35.4万亿元、提供300万个就业岗位。5G、汽车、家电……今年初,我国围绕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制定了详细方案,不少企业顺势而为,纷纷追加投资、扩大生产。
做大就业总量的同时,我国也正从供给侧发力,千方百计提高劳动者素质,使供需更匹配、就业结构更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