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泰祥街虞河桥全面建成通车,200余盏老旧路灯全部更换到位,永康街、禹王街等断头路陆续打通……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潍坊经济区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推动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市民有需求,城管有回应。通过践行“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提升城市运行效能,不断破解城市治理中的实际问题,是推动城市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的重要路径。经济区持续深化“党建+城市管理进社区”,构建“市—区—街—社”四级联动体系,推动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同时,深化“社区赋能、书记赋权”,由科级干部担任“双赋”专员,定期下沉社区倾听群众心声。群众出行难、停车难等36件急难愁盼问题在一次次面对面、心贴心交流中得到解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虞河箱涵和北环路泵站建设完成后,缓解了虞河雨季溢流问题,进一步巩固虞河黑臭水体治理“长治久清”成果。为保持车过地净、绿见本色的绿化景观,经济区开展“立体润空”行动,采取喷雾抑尘每日洗、日常管控每周洗、加强养护定期洗等举措,实现花木常新、清洁靓丽。去年以来,经济区投资495万元实施增花添彩工程,对月河路、民主街、鸢飞路电力施工裸露土地进行绿化恢复,累计补植绿化2.82万平方米。在民主街、月河路栽植各类花卉植物5.7万平方米,进一步擦亮民主街“月季大道”亮丽名片,为市民营造优美城市环境。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经济区新建口袋公园18处,建成开放潍坊首座海绵城市科普公园。全新打造“鸢都轻骑兵驿站·暖蜂小屋”,为外卖员、代驾司机等新就业群体解决休息难、吃饭难、喝水难等实际困难。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中,从停暖开始抓供暖,采取“冬病夏治”策略,先后解决阳光新都等16个重点小区供暖问题,进一步扩大市政供热覆盖范围,提升供暖质量,让群众温暖过冬。
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经济区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精心营造有序、和谐的城市环境。经济区有效发挥12345热线和数字化城管“探头作用”,借助群众举报和网格员监督巡查,对各类城市管理问题早发现早处理,着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构建流动摊点“1+3”治理机制,新增便民摊点群3处,促进摊点群扩容,吸纳流动摊贩入市经营,推动市容管理由“堵”向“疏”转变。采用“无人机空中巡检+人工地面巡查”相结合方式对农村环境进行立体式巡逻,通过日检查、周通报、月考核,不断巩固垃圾清运和村庄保洁长效机制。去年,在燃气安全排查整治中,不合格钢瓶全部清零或更换为安全能源,不断推进农村换瓶点设立和城区换瓶点整合进度,消除瓶装液化气用气隐患。结合箱涵工程、道路建设,消除道路易积水点,有效解决汛期北环路等局部积水问题,顺利完成超历史雨量的防汛任务,有效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来源 山东潍坊经济开发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