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蛰伏四载 汉能能否强势回A?

时间:2019-06-1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6月12日16:00,李河君准时踏入了位于汉能集团总部的会议室。在这里,一场名为“心感恩 再启航”的答谢会正要开始。

  自2015年“5·20”事件股价腰斩停牌后,汉能薄膜发电(下称“汉能薄膜”)已经有4年时间没有在港股市场上流通。而6月11日,在发出私有化要约200多天后,汉能正式撤回了上市地位,次日发布了回A“三步走”路线图。

  “如果没有这四年的成长,汉能不会到今天。经过长达四年的磨练,汉能每天都在逆境中顽强地成长,而且还越活越好,比以前更加强大。”在这场为私有化完成举行的答谢活动中,李河君在感恩和致谢部分将最高层次的感恩给了“对手”。

  “‘心感恩、再启航’挺好。过去怎么着也得是‘改造世界’、‘改造未来’,现在先感恩再起航,说明大局已定了。”在专访李河君当中,央视特约财经评论员石述思评说道。

  自2006年进军薄膜太阳能产业,作为太阳能光伏领域的“少数派”,汉能一直是一家伴随着质疑成长的企业,而这种质疑声在2015年“5·20”事件后达到了顶点。

  四年后,李河君对“黑色星期五”仍然记忆犹新:“被做空的那天,正好我们在新的体验中心展厅举办开馆典礼,汉能在香港股市上遭受恶意做空,持续大致25分钟招致停牌,做空手段安排非常精准。”

  巨大的经济压力接踵而来。“到2015年底,汉能市值损失了1400亿到1600亿。银行抽贷好几百亿,授信也不给了,那半年总共2000亿没有了,所有人都以为汉能要死掉了,没人相信汉能能够走出来。”李河君回忆。

  就停牌的四年间,汉能也开始艰难前行之路。在没有更多“外援”的情况下,汉能更加注重技术研发,从外界质疑的“资本玩家”脱胎成拥有专利“护城河”的高端制造企业。在民用市场,还陆续推出汉瓦、汉墙、汉路、汉纸、汉包、汉伞六大薄膜太阳能产品。

  “今年我们新增两万件专利。我们专利的团队很多,根本的原因是因为需求。汉能的创新是行业行为,突出体现了汉能的前瞻性判断和洞察力,汉能的企业精神是不走别人走过的路。”李河君说。

  自“5·20”至今的1484天中,苦难带给汉能以前所未有的成长。近年来,汉能薄膜太阳能芯片技术通过全球技术整合与自主创新,其光电转化效率占据4项世界纪录,拥有超过1万项专利申请。与此同时,业绩报告也显示,公司于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实现收入与利润持续增长。

  自2015年5月20日被恶意做空停牌后,汉能经历了被外界质疑、遭证监会停牌调查、与证监会持续沟通达成共识、创造性地提出私有化方案,获得证监会认同理解与支持下批准发布、共同完成资本市场开创性案例。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