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2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隆冬时节,万物都进入了休眠期,但在云南南华乡村振兴现代农业林下食用菌实验示范基地的林子里,依然活力满满,一个个粉彤彤的竹荪蛋正破壳而出,傲娇地穿上了洁白的“公主裙”,为冬日的松林增添了几分色彩。
“我们这20亩基地全部都是种红托竹荪,是该品种在楚雄州的首次林下反季成功种植,该品种具有口感好、市场前景好的特点,目前市场价格为每公斤180元,价格还在持续上涨。”基地技术人员郭志远介绍道。
作为“菌中皇后”“真菌之花”的红托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味道鲜美,自古就被列为“草八珍”之一,在防癌、治疗高血脂等方面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据了解,因红托竹荪被人工驯化的时间不长,且种植主要以大棚为主,所以该品种对生长环境极为挑剔。
“目前,基地林下种植是仿生态、仿野生的状态,湿润松树林里的自然环境刚好能满足红托竹荪生长需求。”郭志远说。“我们选择在南华进行反季种植,最主要是看重南华的野生菌产业发展大环境好,来的时候就基地已经通水通电,遮阳网也是建好的,省心不少。”郭志远接着说。
据悉,南华县为引凤来栖,通过探索“政府+企业”的投资方式,规划由南华县国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推动盘活闲置地块300余亩,建设培养棚、出菇棚及浇灌、雾化系统等食用菌种植设施,加快企业落地投产,云南南华乡村振兴现代农业林下食用菌实验示范基地只是其中投产项目之一。
随着项目落地投产,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就近就业。“我家离得近,步行只需15分钟就能到基地,在这里上班不仅每天能挣100元,还能照顾到70多岁的老人。”工人王琼珍说。
“红托竹荪浑身都是宝,竹荪帽可以通过低温烘干制作成竹毛肚,当天采的竹荪帽加工品的产值就可以抵消当天工人的工资,竹荪蛋托里的蛋液还是很好的化妆品原材料。”郭志远又说。
林中生菌,山腰筑房,一直是南华给人的第一印象,而森林资源也是南华最大的资源。为进一步发展好资源经济,南华县将林下经济攻坚行动作为2024年“十大攻坚行动”之一,大力培育“林+”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共发展林下中药材3.1万亩,刺头菜、蕨菜等森林蔬菜培育近10.34万亩,林下茶园2.67万亩,林下食用菌140亩,林下经济初具规模。
“此次林下红托竹荪的反季成功种植,进一步拓宽了南华林下经济的路子,在下步工作,我们会将该技术逐步向全县铺开,引导更多的群众加入发展林下食用菌的队伍中,不断培强南华的菌产业,让更多的群众成为菌工,端牢菌饭碗。”南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春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