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在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由于“第五次反围剿计划”的失败,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不得不离开了中央苏区的根据地进行了长达2万5000里的“长征”,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之后,红军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和刘志丹领导的红军胜利会师,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
在红军三大主力长征队伍之中,有一支队伍很特殊,因为他是唯一一支随三大主力长征行动的部队,而这支部队在很多时候也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数次孤军深入诱使敌人调转枪口,在“绝命后卫师”陈树湘师长带领的红三十四师全体牺牲之后,这支队伍就承担起了“绝命后卫师”的神圣使命,数次打前锋,又数次殿后掩护红军突围。
毛主席称其为“牵牛鼻子的能手”, 周总理赞誉其为“战略骑兵”,这支部队就是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委则是大名鼎鼎的何长工,那么这支军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居然一次参加了三次“长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支军队:
红九军团成立于1933年10月28日。它是由红军第三、第十四师和独立第一、第二团组成的, 隶属于红一方面军,由罗炳辉任军团长,蔡树藩为政治委员, 张翼为参谋长, 李涛为政治部主任。
不过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以及前期的长征行动中,由于红军内部指挥错误,导致红九军团损失惨重,其部队番号也是撤了恢复,恢复了又撤的反复之中。
在冲破湘江封锁线之后,红九军团成为了红军的开路先锋又承担着“绝命后卫师”的重任,因此其责任非常重大,由此可见军团长罗炳辉的指挥才能。
1935年2月之后的遵义会议之中,中革军委将红9军团缩编为三个团,此时红九军团损失惨重,但是某种意义上来说红9军团的机动性也大大得到了加强,部队的战斗力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开始进一步加强,成为了中央红军之中的一支劲旅,而红9军团经典的一战要数在“三渡赤水”之后独自进行长征并从几十万大军的包围之中突围而出:
在“三渡赤水”之后,中央红军虽然侥幸突破了国民党的封锁,可是这重重包围圈还是没有消失,红军的处境也还是非常危险,这个时候中央给了红九军团一个重要的任务:
从遵义东进,大张旗鼓的向敌人主动进攻,给敌人造成中央红军主力在这,并准备大举进入广东的错觉,在这之后随机行动与中央红军汇合。
然而这句话更深层次的意思却是中央需要“诱饵”吸引几十万大军去围攻他帮助中央脱离,而便宜行事更是有“弃子”的意思。
面对这九死一生的任务,军团长罗炳辉和政委何长工没有推辞,接下了这个任务,在红军三渡赤水河之后,红军关闭了所有的无线电台进入“无线电静默”,而红九军团则是大张旗鼓的朝着敌人“进攻”迷惑敌军,果然敌军主力朝着红九军团开来,而中央红军趁此机会“四渡赤水”突破了几十万大军的封锁,吓得老蒋都差点调动云南的“御林军”护驾。
而红军的战略目的达到之后,红九军团也从老木孔顺利突围,同时在靠着缴获的电台顺利和中央红军成功联系上,而中央指示红九军团在这之后相机作战以减轻中央红军的压力。
而红军军团在这之后则翻过大山之后攻下宣威,在攻占宣威之后,红九军团将大量驰名中外的宣威火腿和粮食分发给广大的贫苦百姓。接着,红九军团又攻占东川县城,召开全县万人群众公审大会,处死了百姓深为痛恨的东川县长杨茂章,并把没收来的财产和物资除了少部分留作军需之外,大部分都分给了百姓。
而因为红九军团的举动,红军的政治影响迅速在川西边境迅速扩大,而广大受地主老财欺压的穷苦百姓也非常欢迎红九军团的举动,百姓帮助红军筹集粮食、蔬菜,妇女帮助红九军团纳鞋底,而许多的年轻人也是受红军的影响主动加入了红军。
在“湘江会战”之后,红九军团原本只剩下2000多人,经过罗炳辉的宣传又有了1500名川西士兵的加入,孤军奋战几个月,部队没有减少,反而越打越多。
红九军团在外孤军奋战,而军团长罗炳辉则贯彻落实了中革军委的意图,在军团长罗炳辉、政委何长工的带领之下,红九军团忽东忽西,让敌人分不清中央红军究竟在哪,有力的支援了红军突围,并牵制了大量敌人帮助中央红军渡过了金沙江。
红九军团这次留在乌江以北, 坚决地执行了军委给予他们作为别动支队, 单独行动的光荣使命。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取得了老木孔战斗的重大胜利, 并在瓢儿井、盐场、冬瓜坪等战斗中, 消灭了国民党军许多部队, 壮大了自己, 在红军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原本红军军团在长征初期经常担任左翼或者侧翼的掩护任务,因此部队的战绩较少,也常被兄弟部队开玩笑,而军团长罗炳辉以及战士们都为此憋了一肚子气,在“四渡赤水”战役之后,红九军团独自孤军奋战掩护兄弟部队转移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因此周总理多次称赞红九军团为“战略骑兵”。
在孤军奋战两个月之后,红九军团顺利突破敌人的封锁圈并掩护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在这之后顺利和红军会师并接替了红五军团的后卫工作,在这之后跟随大部队北上,跨过大渡河,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向懋功前进。
在8月上旬,经过会议讨论之后,中央决定两路红军混编成左、右两路红军共同北上,而已经被改编为红九军团的红三十二军与原红五军团的主力军被编入左路军,随红四方面军一起行动。
8月下旬,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组成的左右两路军相继走出了草地,然而却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意外,张国焘此时见中央红军实力大打折扣,便起了“另立山头”的歪心思,其想要分裂红军的野心在这之后昭然若揭,走出草地之后,张国焘拒不执行原先的北上计划而是待在原地按兵不动,并打算将原先属于红一方面军的红五军和红三十二军都纳入红四方面军的麾下。
在此前,红九军团已经接到了中央红军北上的电令,可是张国焘的突然变卦让罗炳辉以及何长工感觉到了一丝异样,为了将这支部队的指挥权握在手中,张国焘亲自出马对罗炳辉进行拉拢,但罗炳辉不为所动表示反对南下。
而张国焘恼羞成怒之下,开始以“武力”逼迫红32军就范,他们先是没收了红32军的电台,让红32军从此失去了与中央红军的联系,并以种种借口从红32军之中抽调走一些干部,将明确反对南下的红32军参谋长郭天民和政治部主任黄火青分别调离了红32军。
由于在张国焘的上下运作之下,军团长罗炳辉已经形同虚设,后来何长工在提及这段历史的时候回忆道:
“因为我们电台已调换, 隔绝了与中央的直接联系, 在处境困难之际, 我们再三考虑, 我们军团不能在大分裂后再来个小分裂, 出于无奈, 被迫只好违反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方针, 饮恨随张国焘南下, 向天全、芦山、名山一带进军。”
然而,同毛主席比起来,张国焘的眼见和计划根本就不值一提,在张国焘的瞎折腾之下,红四方面军直接减员4万多人,而加入红四方面军的红32军也损失惨重。
1936年6月,贺老总、任弼时、关向应领导的红二、六军团的从湘西出发,转战千里之后到达甘孜地区,同已经驻扎在这里的红四方面军顺利会师。
而对于红九军团来说,贺老总的到来是一个转机,因为在左路军之中,本身朱老总和刘帅在同张国焘等人的斗争之中独木难支,而贺老总率领的红二方面军的到来则增加了同张国焘斗争的力量,而贺老总对付张国焘也很有办法,不争不吵,直接管他要人要枪。
原本红32军就不属于张国焘的四方面军,虽然罗炳辉在之前被自己胁迫支持了张国焘,可是张国焘却认为这支队伍不好控制,因此决定将红32军交给了红二、六军团统辖,根据中革军委的建议,将原红二、红六军团以及原红九军团现在的红32军组成红二方面军,罗炳辉继续担任军长,就这样,红32军算是脱离了红四方面军的控制加强了和张国焘斗争的力量、
由于张国焘的胡乱指挥,其“南下”计划彻底破产,同时在朱老总、刘帅和贺老总等众多同志的努力之下,张国焘最终终于同意“北上”计划。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终于在陕北胜利会师,而红九军团这支经历了三个方面军的在历经磨难之后终于完成了长征,可以说红九军团的长征之路是红军中走的最长的。
1937年,国民革命军将红军进行整编,而红九军团被改编为120 师359 旅718 团,一部合编到120师358 旅715 团,可惜的是着名的红九军团军团长在1946年便因病去世,而老蒋为了泄私愤更是掘开了他的坟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