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退档三次还是录了北大没有退路

时间:2019-08-1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8月11日,北京大学发布了一份情况说明,宣布对之前在河南省的“国家专项计划”中被退档的两位河南考生按照程序申请补录。

  所谓“国家专项计划”,指的是部属高校和省属重点高校,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政策,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

  2019年,北大的“国家专项计划”在河南省一共投放了8个理工类录取指标。7月10日,河南省的“国家专项计划”投档前,河南省招办与北大招办就生源分布情况进行沟通。这次在“专项计划”中第一志愿填报北大的考生有8人,且他们的成绩都达到了“一本线”。

  按照规定,国家专项计划在本科一批前开始投档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北大也就是“一本线位考生恰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按理说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可是当看到具体的分数,北大方面却表示出某些担忧——8人中,第6名考生成绩为667分,第7名为542分,第8名为536分。最后两位考生的成绩比第6名足足低了100多分。北大招办于是以考生恐怕难以适应北大的教学要求为由,向河南省招办提出退档。

  河南省招办两次因为根据不够充分,驳回了退档申请。当第三次收到退档申请后,河南省同意并办理了手续。随后,河南省招办向北大投出了2名在“国家专项计划”理工类的第二志愿填报北大的考生(均为671分)的档案,被北大录取。

  当北大退档的消息传来时,正常的本科一批录取时间已经错过。这意味着,两位考生的唯一选择就是复读。

  “近几年,北大对教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课程考核也越来越严,对学生自学能力是很大的考验,我寝室的一位同学就因跟不上节奏,以挂科退学黯然结束了北大生涯。

  高考分数毕竟是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客观反映,500多分的学生,假如录取后适应有障碍,北大就是他们充满压力的囚笼。”

  一位在高校招办工作的老师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笛子的质量有高下,乐手的技巧也有优劣,与其随机分配笛子,不如让优秀的乐手拿到最好的笛子,这样才能演奏出最美妙的音乐。

  这位老师认为,两位500分考生知道自己的成绩与北大相差甚远,还坚持填报北大,大概本来就有复读的心理准备,报北大只是寄希望于运气,想“赌一把”。一位考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自己本来就有复读的计划。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