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汽车国企推高端新能源品牌成风眼高手低昏了头

时间:2019-08-1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这不是打造高端电动车品牌的第一家国企,也绝不会是最后一家。在此之前,北汽新能源已发布ARCFOX,广汽新能源拉上蔚来推出全新品牌“HYCAN合创”,一汽旗下的高端品牌红旗未来也要彻底向电动化转型。

  长安早前宣称要打造的全新中高端品牌虽未明确做电动车,但按照其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的计划,一旦落地,大概率会做新能源车。

  众多国企一窝蜂上马高端电动车,其路径选择之趋同出人意料:究竟是高端电动车市场空间广阔,抑或是这些国企各自怀揣致胜的独门秘笈?他们如何有信心与特斯拉以及BBA等众多高端品牌竞争?高端电动化之路,真的是想走就能走的吗?

  品牌高端化是一条必经之路,否则自主车企只能坐以待毙。当品牌高端化遇上电动化时代,自主高端电动产品呱呱坠地。

  在政策的强力托举和培育下,新能源市场正处于上升期。在经历数年高歌猛进之后,新能源汽车产销2018年双双突破120万台,同比增幅分别达59.9%和61.7%;纯电动汽车产销也有接近百万台的规模。

  然而,无忧无虑的“捡钱时代”已经过去。自2014年开始,新能源补贴逐年走低,退坡幅度不断加大,到2020年完全取消。消费导向彻底替代政策导向之后,电动车的两极分化无可避免。在消费升级趋势下,未来高端电动车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自主品牌曾凭借SUV和电动车先发优势尝尽市场扩张红利的案例带来了启发,于是,自主车企开始瞄准高端电动车发力,东风、北汽、广汽等国企干脆推出全新高端电动车品牌以规避现有品牌低端形象带来的拖累。一切似乎水到渠成。

  一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基本都被自主品牌牢牢把控,但自主新能源产品都以低端为主,销量最大的北汽EC系列、知豆D2、长安奔奔EV,售价都在5-8万元区间,利润相当低。

  成立于2006年的知豆是最早尝到新能源爆发红利的电动车品牌。它曾经风靡大街小巷,风光无两,2017年销量达到顶峰期4.3万台,但进入2018年销量开始下滑,并陆续曝出裁员、亏损的消息。其高层曾表示只有当年销量达到五六万辆时,公司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

  知豆的陨落固然与新能源补贴标准逐年提高有关——主打微型车的知豆被政策红利逐渐抛弃,但更重要的是折射出电动车行业普遍存在盈利难的问题。

  同样主打中低端新能源产品的北汽蓝谷(北汽新能源)2018年财报显示,为新能源汽车营业收入贡献了99%的纯电动乘用车,全年销量同比增加了53%,但新能源汽车毛利率(14.1%)却仅比上年增加了0.15个百分点。2018年北汽蓝谷净利润为1.55亿,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为15.8万辆,据此推算,单车利润仅为980元。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