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为了富士康转型,郭台铭做过很多努力:早年间曾收购赛博电脑城试图进入家电零售线年抛售赛博股份黯然收场。转而又设立了3C数码网上购物平台富连网,却遇上电商的快速扩张,富连网上线时,电商市场已经被巨头瓜分完毕,因而至今难有作为。2012年富士康推出自有品牌睿侠电视机,后也不了了之。2016年收购夏普,希望做强手机和电视业务的同时开始谋图芯片半导体业务。于2017年联手台积电竞购东芝半导体最终失败。2018年将鸿海1/3资产注入了A股上市公司工业富联,企图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转型,成效至今未显。
算起来,除了2016年夏普的收购较为成功外,富士康其余的品牌多元化转型基本都宣告了失败。于是,即使竞购东芝半导体失败,强攻芯片、半导体业务还是成为富士康寻求改变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从担任鸿海半导体S次集团总经理的刘扬伟被选任新董事长的决策也能看出。
2016年4月,富士康以53亿美元收购夏普66%的股份,拿到了它的手机、显示面板和电视等业务。不甘心只做下游代工厂的富士康希望以夏普在IGZO无边框显示屏技术、OLED以及8K显示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来弥补了自身“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缺陷。该年底,郭台铭透露出鸿海要和夏普联手做半导体的信号。“鸿海正与夏普携手发展半导体生产能力。”郭台铭在当时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夏普能够与鸿海顺利整合,我们会通过借力夏普的技术能力、中国******地区的半导体制造能力和大陆的年轻工程师群体,可以创造大量增长空间。”
完成收购后,调整人事、改变战略、重塑定位频繁发生。这场手术的效果也是看得见的, 2016财年夏普业绩亏损缩减了约九成,2017财年夏普净利润为702亿日元,实现4年来首次盈利。但伴随而来的大幅降价策略也让百年夏普的品牌价值极度缩水,尽管富士康副总裁陈振国反复强调低价和高端并不冲突的观点,但2018年,夏普并未能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
2018年下半年,夏普意识到了危机。夏普公司会长兼社长戴正吴去年9月在深圳富士康工厂面对数百家中国大陆的经销商讲话中强调,今后夏普在中国市场将追求质与量成长的平衡。同时叫停了过去两年将中国市场的销售委托给富士康旗下富连网的决定。同期,夏普中国区总经理孙月卫接手经营夏普中国市场。孙月卫在AWE期间接受中国家电网采访时曾表示,夏普已经重新聚焦中高端产品,回归技术本位。
如今的夏普以“8K+5G”、“8K+AIoT”战略回归以前沿技术培养品牌价值的老路上,且创新成效显著,孙月卫甚至表态“未来五年夏普的目标是要做到中国市场外资品牌前三名”。虽然很难客观的形容富士康收购夏普后的一系列转型措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毕竟叫停“富士康化”才是挽回夏普品牌价值的重要一步。不过,半导体业务的布局富士康一直在继续,去年8月,珠海市政府发文宣布,富士康将在芯片和半导体方面与该市合作,并称“富士康将立足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战略,面向工业互联网、8K+5G、AI等新世代高性能芯片的应用需求,与珠海市在半导体产业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同年,鸿海成立半导体S次集团,涉足芯片设计、制造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