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种草”,就是把一种物品推荐给另一个人,让另一个人喜欢这种物品的过程。“种草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业态,对于提高消费者的决策效率、提供更多科学合理的选择提供了便利,但“种草”也面临着被玩坏的风险。“网红”推荐低劣产品甚至是“三无产品”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消费者“拔草”时,还要保持理性消费,避免“掉坑”—
随着“6·18”的来临,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加上各种优惠,相信很多人已经开始往购物车里添加商品了。对于定位相似、价位也大致相同的产品,到底该选择哪个品牌呢?靠经验?靠广告?还是靠口碑?现在有一个新途径,就是靠“种草”。
“种草”可不是拿起锄头,栽花栽草,此“草”非彼“草”。所谓的“种草”是网络流行词,简单来讲,就是把一种物品推荐给另一个人,让另一个人喜欢这种物品的过程。
近段时间,卖口红的“网红”博主李佳琦就依靠“种草”火了起来,通过直播方式进行口红试色,一句“Oh My God”,惹得众人纷纷剁手,其推荐的一些色号甚至卖断货。作为淘宝直播的美妆带货达人,李佳琦在入驻抖音仅两个月的时间里,火速吸粉1400万,并给自己的淘宝直播带粉100多万。
这便是“种草”。“草”本身就有普遍、遍布的意思,而且极易生长,在“网红”“达人”的推荐下,相关商品可以直达粉丝,更深入地挖掘消费潜力。
《2019年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提炼出10大消费趋势,“种草消费”便是其中之一。在生活中,看到“网红”推荐的口红不错,就想着去买;朋友圈里朋友或是微商身上穿的衣服好看,赶紧要来产品链接;看到直播平台的广告,按捺不住又下单……可以说,“种草”与“拔草”(实施购买行为)已经成为一种火热的消费现象,渗透进生活的各个场景。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学教师刘俊博士说,“种草消费”属于推荐性消费,其实并非新现象,只是在新媒体传播的当下,我们对这种现象有了新的命名和认识。
据上述报告介绍,“种草”最早流行于各类大小美妆论坛与社区,多是各方面达人的自发推荐。在移动互联网的带动下,“种草”广泛发展到社交媒体上。“种草”的形式也颇为丰富,从图文、直播到短视频,甚至很多电商平台也开设“种草”入口,打开主流电商购物APP首页,就会发现除了商城、购物车,还有平台专门给用户腾出来的“草地”。“种草”行为也由自发推荐转变成商业行为,企业利用粉丝效应,对其产品进行推广宣传。
“每次看到博主推荐的一些好物,我就很心动,会忍不住下单。”小璐是个职场新人,下班后就喜欢宅在家里玩手机,看朋友圈、刷微博。在社交软件上,她关注了不少时尚博主,这些博主推荐的东西都深受小璐喜欢。“他们一般都有网店,我会到店里看看,每次都忍不住下单买上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