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脱欧”女首相被拖垮了(2)

时间:2019-05-2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自上台以来,特雷莎·梅的目标非常清晰:让英国有序平稳地“脱欧”,避免英国利益受到过度冲击。然而,初衷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特雷莎·梅走到今天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她作为一个坚定的‘留欧派’,却要领导‘脱欧’进程。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赵柯分析称,根据特雷莎·梅与欧盟谈判达成的协议文本,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安全等各领域仍与欧盟保持密切联系,只是在法律意义上脱离欧盟。

  这份被指“过软”的方案,饱受来自英国国内各派的争议:“硬脱欧派”批其“假脱欧”,违背民众公投“脱欧”的本意;“留欧派”认为协议有损主权,使英国仍需遵守欧盟各项规则,却无法享有相应的权利和话语权;工党虽然赞同“软脱欧”,却想自己牵头,不愿与特雷莎·梅政府合作……基于各自利益,各方激烈博弈,达成共识遥遥无期。

  “英国国内政治斗争极其复杂,保守党内进一步分裂,工党没有承担反对党责任,这将特雷莎·梅拖入泥潭,使她提出的看上去稳妥的方案最终无法达成。”崔洪建说。

  路透社称,特雷莎·梅留给继任者的是一个深陷分歧的国家,还有一群在如何、何时以及是否“脱欧”的问题上陷入僵局的政治精英。

  自“脱欧”公投以来,“留欧”还是“脱欧”,“软脱”还是“硬脱”,众多争论前所未有地撕裂着英国社会。“英国政治开始出现了极端化、碎片化的现象,没有共识,各党派都在为各自的利益争斗,似乎没有人去关心共同的国家利益并为此承担责任。”崔洪建指出,英国本身也正因为“脱欧”陷入一个困境。

  欧盟同样不堪其扰。日前落幕的欧洲议会选举就因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一度面临席位分配难题。最终,因为“脱欧”协议无法正式生效,英国不得不参加选举。

  对此,经济学人智库分析师彼得·塞雷蒂充满担忧:“英国参与选举将极大分散人们对竞选期间更实质性欧盟政策问题的注意力,为整个欧盟内的欧洲怀疑论者政党提供反欧洲言论的弹药。”

  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也曾直言,英国长期处于不退不留的状态,已经引发许多欧盟国家对其带来连锁反应的担心。

  “后特雷莎·梅时代”即将开启。谁来掌舵?“脱欧”路向何方?英国又将何去何从?一系列问题潜藏着一系列变数。

  自6月10日起,保守党将开始选举新党首。候选名单包括前外交大臣约翰逊在内的20余人。由于英国距离2022年大选还有两年多时间,因此作为执政党,保守党党内选举胜出者将直接出任新首相。

  “新的领导人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脱欧’接下来的方向。”崔洪建指出,选出一名既能稳住保守党阵营又能避免“脱欧”极端选择的新党首,是保守党需要走好的第一步。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