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李(lǐ)项(xiànɡ)诛(zhū)具体情况是什么?

时间:2023-07-2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4月2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西安主持中国—中亚外长第四次会晤,哈萨克斯坦副总理兼外长努尔特列乌、吉尔吉斯斯坦外长库鲁巴耶夫、塔吉克斯坦外长穆赫里丁、乌兹别克斯坦外长赛义多夫、土库曼斯坦第一副外长哈吉耶夫出席。

  2022年6月中国—中亚外长第三次会晤期间,各方一致同意建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根据各方共识,首届峰会由中方举办。此次外长会与会各方围绕即将在中国召开的峰会各项安排、中国中亚各领域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交流。

  2023年4月2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西安主持中国—中亚外长第四次会晤后向记者介绍了有关情况。

  秦刚说,中国—中亚外长第四次会晤为即将举办的中国—中亚峰会作了全面政治准备,并就中国同中亚国家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一是坚持睦邻友好,齐心协力办好西安峰会。各方商定于下月在西安举办中国—中亚峰会。这是我们着眼六国和六国人民的未来,决心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采取的重要步骤。各方将共同努力举办一场精彩的盛会,向世界展现中国中亚合作的高水平,推动中国中亚关系迈入新时代。

  二是坚持团结互助,加大相互支持。各方重申尊重彼此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的发展道路,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内政,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在中亚制造混乱和动荡。中国政府坚定支持中亚国家主权、独立、安全和领土完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一立场坚定不移,不会改变。

  三是坚持互利共赢,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各方高度评价十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将进一步提升经贸和投融资合作水平,打造现代化地区互联互通网络,扩大人员往来,畅通货物运输,拓展农业、新能源、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增进人文和地方交流,让六国合作更富活力,更有内涵,更能助力六国发展振兴。

  四是坚持安危与共,扩大安全合作。各方认为,当前中亚形势复杂变化,给六国发展稳定带来新挑战。六国决心加大打击“三股势力”、非法贩卖毒品、跨国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加强在阿富汗问题上的沟通协作,共同维护本地区和平安宁。

  五是坚持公平正义,坚定捍卫国际秩序。中国同中亚国家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立场相同或相近,将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框架下保持密切协作,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准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中国—中亚贡献。

  26日下午,参加中国—中亚外长第四次会晤的六国外长,共同出席中欧班列“一带一路”十周年长安号西安—中亚专列启动仪式,点赞中欧班列丰硕成果,期待进一步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各领域合作。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加速推进,中亚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邻近中国西部的区位,这些国家在经济和战略上对中国都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中亚五国”于2020年7月16日举行首次外长视频会晤,各方一致决定建立“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机制,定期举行会晤,携手应对挑战,共谋发展繁荣。“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机制应运而生。

  2021年5月12日,“中国+中亚五国”外长第二次会晤在西安召开。西安会晤明确了“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机制化建设的问题。

  “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议程全面广泛,涉及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的所有重点领域,旨在解决六国元首下达的当前任务和长远任务。

  2022年6月8日,“中国+中亚五国”外长第三次会晤在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2022年9月恢复原名“阿斯塔纳”)举行。

  这次会晤的最主要成果就是一致同意建立“中国+中亚五国”元首会晤机制,每两年举行一次峰会,以对六国合作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引领。会晤还通过《“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联合声明》《落实中国同中亚五国视频峰会共识路线图》《关于深化“中国+中亚五国”互联互通合作的倡议》和《“中国+中亚五国”数据安全合作倡议》四份成果文件。从外长会晤机制上升到元首层级,更具战略引领性。这是中国和中亚五国外交关系提质升级、再上台阶的标志性成果。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服务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肩负历史性使命,陕西正加速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本次外长会晤公报,明确写入:“各方支持陕西省同中亚国家地方深化交流,实施更多经贸、能源、科技、农业、人文等领域合作项目。”

  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2023年1月,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访华期间,中土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和“复兴丝绸之路”战略对接的谅解备忘录。至此,中国已同中亚所有国家均签署有关“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

  过去这些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也在中亚地区开花结果,尤其是跨境铁路等互联互通建设、天然气等能源合作以及贸易投资更是“重头戏”:中国与中亚五国中经济体量最大的哈萨克斯坦已经成功搭建了涵盖公路、铁路、航空、油气管道的全方位联通网络,正在致力于打造横贯欧亚、便捷高效的陆海联运“大动脉”;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铁路项目前期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而得益于“互联互通”,乌兹别克斯坦也正从一个“陆锁国”转变为“陆联国”。

  中国与中亚的经济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亚的能源产业具有竞争优势,中国在不附加任何政治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向中亚提供资金、技术和发展经验。而在中国油气进口结构中,中亚地区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建成的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A/B/C线是中国西北方向重要的能源战略通道。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得到中亚国家的普遍支持和积极响应。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都达成了战略和规划对接协议,规划、落地了一批对接合作项目,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在中亚修建一批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中吉乌铁路的推进取得突破。中国已经成为中亚国家头号或者第二号经济伙伴,贸易合作、金融合作、产能合作、人文合作迅速扩大、全面深化,并为进一步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额达到约70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0%,比建交时增长了约100倍,中国已成为中亚五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中国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是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是塔吉克斯坦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