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有关美职篮全明星赛是真实还是虚假消息?

时间:2023-03-2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族人民世代相传中延续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潮”崛起,非遗也在守正创新中越来越贴近人们的消费生活,非遗产业化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动力。

  前不久,在新疆美术馆举办的2022“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邀请了各地339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展,不少非遗相关企业和机构亮相展厅,为非遗产业化路径探索提供了借鉴。

  “艾灸机器人是我们公司联合归国博士团队共同开发的一款智能型的艾灸仪,可以完全模拟人工悬灸手法,而且可以自动调温、除烟、除味,使用安全、控温精准,大大减少了高昂的人工成本,使艾灸更容易普及。”日前,深圳市龙岗区区级代表性项目彤裕兴谢氏艾灸的代表性传承人谢延科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活动现场,记者还了解到,除了在非遗本身上探索与高科技的接轨,许多非遗相关企业和机构都在尝试通过新的传播技术推广非遗。

  “我们单位有一个自己的公众号叫‘杨柳青年画’,每周有两次直播进行公益讲座和产品推广。”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郗旺说。“我拍摄了一些小视频,准备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让更多人看见非遗。”湖南江永县女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胡欣表示。

  在非遗展的“云上非遗”板块,各援疆省市展厅首次设立视频连线名非遗传承人线上同步参与活动,达到线上线下同频展示互动。现场还设置了网络直播间及展销平台,由100余名传承人现场推介非遗产品、讲述非遗故事。

  “触网上线”,科技赋能让非遗不再局限在固定场景,而是搭乘互联网的快车走入了亿万网民的现代生活。

  “这是两个耳钉、一个戒指的套装,一共200元,采用的是我们满族刺绣的技艺。”在黑龙江非遗展厅,不少游客被一枚枚别致的耳钉、戒指、手镯、胸针吸引,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孙艳玲在推广自己公司的非遗文创产品。

  “非遗要想生存发展下去,尤其像我们这样靠手艺的,只靠国家扶持是不行的,要让非遗变现,面向消费者,拥抱市场,当然非遗的内核不能丢,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孙艳玲说。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国文化消费数据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国文化消费支出中以文创为代表的购物占比达到了55%,57%的受访企业认为文化消费市场将向文创、非遗等文化产品集中。

  “吉州窑把旅游和非遗结合起来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游客可以在游览吉州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宋街、吉州窑博物馆、茅庵岭龙窑遗址等景点的同时体验非遗的魅力。”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肖作强说。非遗与旅游景区的牵手,丰富和延展了非遗的产业业态,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的双向赋能。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文化生态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一些依靠口传心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遭受着冲击,仅靠个人或者单方力量很难维系非遗的传承和发展,集合社会各方力量也许能为其提供一种模式探索。

  “现在武汉商学院和武汉纺织大学的服装设计学生都开设有汉绣课程,由我们的汉绣代表性传承人和刺绣老师进行授课。”汉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任炜说。

  而苏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卢福英也在各方支持下于2011年创办了苏州市卢福英刺绣培训学校,累计举办2000多场培训,惠及5万多刺绣爱好者,徒弟规模也达到80多人。

  “以前我们哈密的刺绣主要是在枕头、被子、花帽这样的日常生活用品上,2016年,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成立后,陆续来了一些国内、国际的服装品牌设计师,他们很喜欢我们的传统刺绣。后来通过合作,我们的传统刺绣就用在了他们的礼服上。”维吾尔族刺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热娜古丽·素批说。

  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是2016年文化和旅游部支持设立的全国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采用“工作站+协会+合作社+绣娘”的模式进行订单式产品生产,通过工坊建设、开展培训、提升设计、组织展览等措施,带动当地民众就业增收,促进刺绣技艺传承。

  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的成立,集合了政府、企业、高校和绣娘的四方合力。政府为工作站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企业侧重对传统刺绣进行现代文化产业的创新融合与发展,高校集中在对民族刺绣的理论学术研究及相关产品的创新设计等方面,绣娘则以维吾尔族刺绣技艺的传承、创新、发展为非遗产业化路径提供万源之本。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企业近9000家,成立于5年的企业占比55.6%,非遗产业化发展势头正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就是不断推进非遗资源的活化,对于非遗来说,也许使用才是最好的保护,消费才是最好的传承,产业化才是非遗的未来之路。(吴铎思 徐鹏威)

  2023年3月18日,山东日照经开区天天有岗位月月有招聘第六场专场招聘会在奎山体育中心举行,求职者向企业咨询岗位信息。该区先后组织6场专场招聘会,70余家企业发布岗位7000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780人。

  2023年3月18日,河南洛阳,为期两天的中国小浪底轮滑文化节竞赛活动开赛。本次比赛设轮滑马拉松、速度轮滑(公路赛)、自由式轮滑等5大类10多个小项,来自全国各地154支代表队的2174名选手报名参赛。

  2023年3月13日,安徽黄山休宁县,茶农在有机茶园采摘春茶。春回大地,嫩芽吐绿。眼下,休宁首批春茶已进入采摘期。

  2023年3月9日,湖南常宁,天气晴好,金色油菜花与村庄、田园、河流山峦相映成景,构成一幅秀美山水田园画。

  2023年3月9日,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组织消防救援人员、索道维护人员和社会专业救援力量在天子山索道联合开展索道高空救援模拟演练

  2023年3月9日,为期三天的广州文交会在广交会展馆D区举行。广州文交会以“文化的广交会”为发展方向,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轴,突出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商贸等领域融合发展等亮点。

  3月7日,“与春之和——2023江苏省小幅油画作品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展。据了解,展览共展出237位画家的237件作品,将持续至4月9日。此次展览是2023年苏州美术馆农历年后举办的首次展览。

  惊蛰节气,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春茶已进入全面采摘期,侗乡茶农抢抓时节,采摘、加工早春茶。茶叶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特色农产品,三江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3年3月5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也是全国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许多集邮爱好者来到雷锋邮局选购纪念邮品。

  2023年3月3日,一艘货轮航行在杏花映衬下的长江重庆巫山段水域。随着气温的回升,长江三峡巫峡两岸,杏花竞相绽放,与碧绿的江水交相辉映,船行其间,如在画中。

  2023年3月3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一广场的停车楼屋顶光伏项目年发电量约为154.18万度电,光伏发电二氧化碳年减排量达1537吨,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3年2月28日傍晚,山东荣成爱伦湾海洋牧场,机动船拖着舢板披着晚霞驶向沿海码头,构成海上田园夕阳牧归图

  2023年2月27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盛开的油菜花海与错落有致的乡村民居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秀美的田园画卷。

  2023年2月26日,上海人民广场 人们在诗画里踏春乐休闲,草青树绿,鸟语花香,春日融融,俨然都市桃花源的美景。

  2023年2月24日至27日,山西省第十六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健康与社会照护、中职组医学检验技术赛项,在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举行。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