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欢迎来到奇闻秘史解读,关隘,众所周知,在冷兵器为主的古代,有很关键的战略意义。好的关隘,易守难攻,可以阻拦敌人在关外。随着历史的发展,关中这块土地上,涌现了秦汉和盛唐这样的强盛的政权,关中平原因此成了我国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因为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发展需要,关中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少不了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在此修筑关隘。关中和它周边的地区有四十多座古代关隘,其中有四个古代关隘最有名气。它们是东边的潼关、西边的散关、南边的武关和北边的萧关,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关隘,见证了我国的政权变更史。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第一个,潼关。
潼关历史悠久,几乎家喻户晓。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山西、陕西和河南三个省的要冲,是进出三秦的钥匙,是汉朝末年之后向东进入中原、向西出关中和去往西域的必经之地和官方的要塞之地。潼关位于现在的陕西省潼关县境内,潼关建立后,一开始是以黄河从北向南冲击关山而取名冲关,后来因为关西有潼水而更名为潼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前,潼关保留着原来的样子。只有城楼因为太大,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拆除。
第二个,大散关。散关在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面。散关在西汉建立,在明朝被废弃。西周时,散关一带是三国所在的地方,陈仓故道也从这里经过。散关是周朝时三国的关隘,所以叫散关。散关是关中和汉中、巴蜀间的咽喉之地,所以自古是南北必争之地。据史籍记载,散关曾经发生战役七十多次。楚汉相争的时候,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是从散关经过。三国时期,曹操带兵西征张鲁也经过散关。
第三个,武关。武关在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武关历史也很悠久,在春秋时期就建立了,战国时期改为武关。武关在峡谷间一处地势较为平坦的高地上,东西各有一个门,东门上写着武关二字,西门上写着三秦要塞四个字,内门额上写着古少习关四个字。
第四个,萧关。汉朝的萧关位于现在的宁夏固原东南边。北宋的时候,朝廷为了防御西夏,在汉朝萧关以北的两百里地,重新修筑了萧关,在现在的宁夏同心县南边。萧关在历史上不仅是军事要地,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历史上这里也发生过很多战役,尽管现在萧关的山头上还有烽火台的遗迹和秦长城的痕迹,但都是历史印迹了。历史上的这四个关隘都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都是人们回顾历史的景点了。感谢阅读,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