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1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国内大学即将迎来大一新生,学生们也开始准备在学校的银行卡里打学费。关于学费,最近的《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又引起了不少讨论。,有的学校一年学费将近10万。其中昆山杜克大学(Duke Kunshan University)的学费最贵,一年17万。
基于学费上涨这一事实,随之而来的“性价比”问题开始出现。其实,自从中外合办大学诞生,人们对它的讨论就未曾停止。有人说,中外合办院校花钱就能去,要去还是去中国和外国的“原版”大学,这些学校听起来像是“野鸡大学”。
当然也有不少同学说,这些学校的“用户体验”还是很棒的,沿袭国外的授课模式,全英文教学。更有一位本科就读于中南大学的学生说,如果再次参加高考,一定选择昆山杜克大学。而昆山杜克大学的第一届本科生林海彤直言,高中就锁定中外合办大学,直奔“国际化教育”。
这些学校开创了“本土留学”的新机制。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经常被提起的是历史相对“悠久”的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以及近几年表现很抢眼的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这两类分别代表了英美与中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此外,还有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可见,这些学校的配置看起来还不错,中外合璧,在中国顺利开办起来。以杜克大学为例,在其建校备案上声称在中国建校是全球战略(Global Strategy)。其实,国外大学在海外开分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上面提到的这些学校是国外大学在中国的分校,是其大学的一部分。
从毕业获得的文凭来说,这些学校能得到与国外大学一样的学位证书。以上海纽约大学为例,毕业生将获得美国纽约大学学士学位证书(美国纽约大学颁发,美国大学只有学位证)、上海纽约大学学士学位证书(中国教育部监制)、上海纽约大学学士学位证书(中国教育部监制),中外两所学校都认可。源自英国的宁波诺丁汉大学,毕业同样拿双份毕业证。
不出国,但是拿到了国外大学的学位证书,所以可以说是“本土留学”。当然,除了毕业证,这类院校还在其他方面凸显自己的国际化特色,比如,全英文授课,聘请外籍教授,英美课堂模式,一定比例的国际学生,有机会到国外大学本部学习,毕业之后出国深造的比例高等。这些都是其突出的特色。
相对于出国融入一个新的国家而言,这类家门口的国外学校就属于“半糖主义”,而且与国外大学动辄几十万的学费相比,学费也相对低廉。
英国系分校西交利物浦大学采用高考本科第一批次统一招生。此外,还在江苏省和广东省进行综合评价录取。此外,学校对英语语言有所要求,第一学年入学雅思要达到 5.0,托福 6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