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0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我们应该走入婚姻的新纪元了,也就是第三种婚姻——心理学婚姻。人们不该为了土地或者单凭“感觉”结婚,而是要让这种“感觉”经过成熟的心理检验,再做出决策。
我们结婚前对于婚姻的信息是很少的。我们几乎不会去读关于婚姻的书,我们婚前不会和小孩子待太久,我们不会对已婚夫妇的生活刨根究底,也不会真诚的和离异夫妇深谈。
我们在没有深刻的明白婚姻会失败的原因时就结婚,并以为失败的婚姻背后只是当事人的愚蠢和缺乏想象力。
我们以为婚姻是快乐的保障;我们以为婚姻能让稍纵即逝的快乐变得永恒。我们以为婚姻就是一个瓶子,能把我们的快乐装起来。
当你回想起你第一次想求婚的时候:你们在威尼斯旅游,坐在河道中的小船上,金色的夕阳在海面上洒下粼粼波光,等一会儿要去小餐馆享受晚餐,而此刻你的爱人穿着毛衣依偎在你怀里——多么美好的感觉啊,只有结婚才能让这种感觉永驻。
然而,婚姻和这种快乐的感觉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这种感觉来自于威尼斯,来自于金色的夕阳和悠闲的休假,来自于美食的刺激,来自于和一个新恋人的结识——婚姻并不能保证这其中任何因素会增加。
婚姻不会让那个时刻永驻。那个时刻的的产生,来自于新恋人的新鲜感,来自于你不需要工作,来自于你住在运河边的美丽酒店里,来自你参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美妙体验,来自你刚刚吃下的那杯冰淇淋。
结婚并不会让这份关系维持在这个美好的阶段。事实上,婚姻会决然的把这份关系带入另一个阶段,一个完全不同的场景——房贷,每天上下班通勤,养育小孩。唯一能保证被装入婚姻的瓶子中的是你的伴侣,但是可能这是个错误的伴侣。
19 世纪的印象派画家,对于稍纵即逝的美好有一种隐秘的哲学理念,也许可以作为我们的指引。他们认为快乐的稍纵即逝是存在的特质之一,而这一特质能够帮我们更好的与快乐共处:西斯莱的一副法国冬日景,描绘的就是一组美好却稍纵即逝的事物。
黄昏将至,阳光穿透视野所及,天空的闪耀让枯枝不再那么突兀。白色的雪和灰色的墙和谐相映。寒冷显得不再那么可怕,令人欢欣。而在几分钟之后,夜幕就会来临。
印象派最关注的的一点是,那些我们最爱的东西是会改变的,并且往往只会存在一小段时间,然后就消失。印象派赞颂这些延续几分钟,而不是几年的快乐。在这幅画里,雪显得可爱,但终会融化;那一刻的天空很美丽,但即将进入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