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0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这类情况就更严重了,因为其他人也和我们自己一样,陷入同样的对自己人格的缺乏了解之中。即使对方心中坦荡和充满善意,他们同样没有办法,有效的让人知道自己身上那些让人不爽的点。
这一切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丝安慰,好像我们努力了解过他们。然而这一切的效果,就好像一个在屋里飞过纸飞机的人,觉得自己能够开飞机一样。
在一个更理智的社会里,潜在的伴侣会给对方做详细的心理问卷,并且让自己接受心理学家的长时间评测——也许到 22 世纪的时候,这一切不会再是笑话,真正的笑话是,为什么人类花了这么久才开始这么做。
我们需要知道对方对于权威、羞辱、内省、性亲密、心理投射、钱、孩子、衰老、忠诚等等数百样事物的观点和态度。这样的了解,不是简单的问答能够提供的。
在这一切都缺失的时候,我们更多时候会被外表所迷惑。我们好像能从对方的五官、前额的形状、雀斑、微笑中读出很多的信息。
于是我们在没有充足证据的情况下,把一系列的完美形象投射到我们爱的人身上;我们从一些小的细节上,脑补对方的整个人格。
在我们都没意识到的时候,我们的脑子就完成了人像的脑补。我们的脑结构,天生就具备把些微的视觉信息整合成完整图像的能力。
使得一段婚姻顺顺利利所需要的信息,远远高过社会能够提供给我们的,所以我们对于婚姻的社会实践也有很多根深蒂固的错误。
有些时候,我们寻找的不是快乐,而是熟悉感,这种对于熟悉感的追求很可能会影响我们对于快乐的追求。
我们儿时对于爱的了解,可能与一些不那么让人愉悦的情绪相互纠缠:被控制、被羞辱、被抛弃、缺少交流等等,简而言之 —— 痛苦。
于是长大的我们,可能会因此而拒绝一些健康的潜在伴侣。不是因为他们不好,而恰恰是因为他们太好(太成熟、太善解人意、太可靠等),而这种“太好”的感觉太陌生,给人压迫感。
于是我们转而选择那些我们潜意识里更想接近的人,不是因为他们能够让我们快乐,而恰恰是因为他们能让我们遭受“熟悉”的痛苦。
我们选择错误的人结婚,因为正确的那些人反而让我们不适应——让我们觉得自己不配。我们没有体会过健全的爱,所以没法把被爱与满足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