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0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考虑到职工托育需求不尽相同,设在苏宁易购达镖国际店2楼的职工子女托育中心(成长营)的托育模式也非常灵活和人性化,分为多个功能区,既提供朝九晚五,跟着妈妈一起上下班“同进同出”的全日制幼托模式,也有临时托管托育服务,方便职工家长解决应急之需。
今年三月,广州市越秀区率先在全市首试提升科学育儿质量婴幼儿托育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依托专业机构,向辖内常住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提供服务。据悉,该项目正在试点中,符合条件的首批25名婴幼儿于3月4日入园。
据悉,2018年10月-12月,越秀区卫健局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依托唐尼翰博国际保育园,向辖内常住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提供科学育儿婴幼儿常住人口第一阶段工作(亲子课免费授课服务),共为越秀区3岁以下婴幼儿常住人口家庭提供720课时的亲子教育服务,近2000人次的越秀区常住人口参与听课。
在开展科学育儿亲子课授课服务的基础上,越秀区卫健局计划从今年3月开始,推进第二阶段婴幼儿照护服务,全面启动提升科学育儿质量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根据婴幼儿家庭对托育服务紧缺急需程度,按照将公益学位优先分配给婴幼儿无人照看的家庭,向职业女性家庭倾斜的原则,招收25个1至3岁的婴幼儿。学费按照市场标准7.5折计算,由报名就读的家庭支付,每个婴幼儿就读时限为半年(6个月)。区卫健局为每位参与全天托育服务的婴幼儿购买一份中国人寿托育保险。
在今年广东省两会上,不少政协委员也聚焦了0-3岁托育机构的建设,民进、民盟两份提案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将0-3岁婴幼儿早教经费列入全省公共卫生服务和教育事业经费,着力发展中低收入家庭负担得起的公共托育服务。探索以社区为主的家庭互助式托育服务。
广州市政协委员简瑞燕也告诉南都记者,此前,她在调研过程中就发现已经出现了家庭式互助托育,这种托育模式是由街道牵头,让辖区一些有经验且有时间有能力的老人帮带。但简瑞燕说,这种家庭式互助托育是基于熟人信任,让有能力的老人短时间内帮忙带孩子,这是非盈利性质的,家长只支付托育的成本。
若家庭做互助托育想要盈利,招收更多孩子,那就必须要进行工商登记。但南都记者了解到,市内也有一些“家庭作坊式”的托育园开在民宅内,租用一个面积较大的住宅单位作为托育园的场地,但在住宅中经营,是无法进行工商登记的,若开在高层住宅里,还会有消防隐忧。
莱博蒂国际婴幼儿日托机构的董事长Linda Sun表示,托育园开在民宅就拿不到营业执照,拿不到营业执照就买不了场地险,那涉及到的问题就越来越多。Linda Sun指出,与国外的情况不一样,在美国家庭托育是合法的,只要托育园的从业人员考取了相关资质,和控制园内的孩子人数就可以。但在中国,这就不合规了,“因为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