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双职工家庭婴幼儿谁来带?越秀海珠托育新尝试

时间:2019-08-0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父母上班,娃没人带,双职工80后“二孩妈妈”大吐苦水,“二孩简直成了‘奢侈品’。”而有90后妈妈则直言托育机构匮乏且参差不齐,没人帮带娃,影响生二孩积极性。

  托育机构,通常指为3岁以下幼儿家庭提供全日制、半日制、计时制等育儿服务的机构。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托儿所几乎遍布城乡,在大中城市的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都能看到婴幼儿的身影。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企业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改革,出生人口的减少等因素影响,托儿所几乎消失了。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行使得婴幼儿数量增多,人们对幼儿托育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近年来,不少代表委员对0-3岁的托幼服务提出建议。今年以来,国家也出台和起草多份文件,为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制定相关规范。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依法逐步实行工作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对虐童等行为零容忍,对相关个人和直接管理人员实行终身禁入。

  根据《指导意见》,今年7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起草了《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9年8月8日。

  上述两份文件就托育机构的功能职责、托收管理、保育管理、健康安全管理等多项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文件内容支持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同时允许托育机构自主选择营利性和非营利性。通过市场力量满足家长多层次需求,通过允许托育机构选择非营利性支持普惠照护服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可根据本标准制订具体实施办法。

  在托育这一领域,广州虽然未正式出台相关政策,但越秀区、海珠区在今年已作出尝试,让家长上班带娃两不误。越秀区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依托专业机构,向辖内常住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提供服务;而海珠区则由工会牵头、企业主导,成立了首家职工子女托育中心。

  根据文件精神,海珠区总工会按照工会牵头、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原则,积极实施“蒲公英关爱妈妈”计划——“职工亲子之家”工作,推动用人单位为职工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福利性照护服务,帮助女职工解决生育与职业发展之间的两难困境。

  今年7月19日,海珠区成立首家职工子女托育中心,让家长上班带娃两不误。这是海珠区首个“工会牵线搭桥、企业主动参与、专业力量支持、职工群众受惠”的3岁以下职工子女福利性托育服务项目。

  据悉,海珠区职工子女托育中心(成长营)是由广州苏宁红孩子母婴用品有限公司和广东全优加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位于苏宁易购达镖国际店内,该托育中心优先满足苏宁职工,再面向海珠区有需要的职工。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