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郑板桥:你只看到我的傲娇毒舌却看不到我的君(2)

时间:2019-07-0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悟性也好,灵感也罢,往往只是一闪即逝,关键是如何捕捉。当然这些也只是在起步时发挥一些作用,要有大成就,要成为大家,还是要付出心血和汗水的。

  这一习惯结婚后仍未改变,有一次,他划着划着,划到了妻子身上,妻子被划醒,一边拨开他的手,一边嗔怪道:“干嘛不在自己身上划,而划到了我身上来,各人有各人的体嘛!”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各人有各人的体”如一声惊雷,激发了郑板桥的灵感。妻子无意中的一句话,使他大悟:前辈书法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不就是他们有自己的风格,能自创一体吗?

  中国书法史上,汉隶被称为八分书。郑板桥在八分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变化,以隶楷行草四体相参,还加入兰竹笔意,其字大大小小、歪歪倒倒、参差错落、肥瘦相间,被人称为“乱石铺街”、“浪里插篙”或“摇波驻节”,呈现出一种古朴奇拙,雄浑峻拔之美。

  他生活于康、雍、乾被称为盛世的年代,40岁在雍正时才中了举人,44岁在乾隆时中了进士。科举之路耗费了他大半生的精力,也饱尝了辛酸和人间冷暖。

  50岁时,郑板桥终于被任命为山东范县的七品县令。唐代高适曾描述县令这个差事:“跪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他做知县时,知府来巡视,他列了个菜单:“青龙卧沙滩,白皮颜又煽,一清又二白,油炸天鹅蛋。”是为四菜,再加一汤:“门泊东吴万里船。”原来分别是:拌黄瓜,醋粉皮,小葱拌豆腐,炸黄豆与鸡蛋汤,把知府气得有口难言。

  郑板桥调任潍县县令,有五年都发生了旱蝗水灾。几乎每一年,他都违抗上级指示,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并以兴修城池道路的名义,招收饥民务工就食。

  另外,他还为赈灾捐出了自己的官俸,同时责令粮商不许抬高价格,必须以正常价格卖给饥民。很多希望通过囤积居奇的奸商,因此对他痛恨不已。

  他先后在范县、潍县做了12年县令,得罪了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终于不为腐朽的封建专制所容,革去官职。他欣然而去,毫不留恋。实现了他自己写的对联所说:“两袖清风敢碰硬,一身正气能压邪”。

  当官十多年的作为让他赢得了无数的民心,收获了巨大的名声。所以说,生活给你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会帮你打开一扇窗。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