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鉴宝专家17万骗走乾隆御笔画拍卖8736万元老农怒将其告上法庭

时间:2023-09-1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2年郑州市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上千万,其中案件最引人关注的点还在于涉案人员,竟是国内知名鉴宝专家。

  节目题材新颖,一经播出就好评如潮,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群众自发报名参加活动,每周的观众热线都会被打爆。

  听着专家们一次比一次“惊人”的估值数字,电视机前的朋友们都恨不得往自家院子里挖一挖,试图找出些“传家宝”来。

  2009年,朱云登上了《华豫之门》的舞台,他带来的藏品是一幅乾隆皇帝的御笔画——嵩阳汉柏图。

  乾隆是个爱搞文艺创作的皇帝,流传于世的诗词画作书法作品不少,据传这幅画作有两个有意思的典故。

  其一是乾隆十五年(1750年),四十岁的乾隆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俗称往自己“脸上贴金”,就效仿昔日的尧舜禹巡狩五岳,好目睹在其治理之下的大好河山。

  其中在嵩山狩猎的时候,乾隆一行人到当地着名的“旅游景点”,被称为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一日游,书院里种有一株名贵的将军柏。

  据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游幸中岳,见到山上有一株高大繁茂的汉柏树,十分喜爱,干脆封这株柏树作了“大将军”。

  谁知道后面继续游历的时候,见到嵩阳书院的汉柏树,觉得比之前的那株还要高大,干脆又封了个“二将军”,嵩阳书院的将军柏因此得名。

  他是黄胄先生的弟子,是中国书画研究学院艺委会的委员,被《华豫之门》、中央《寻宝》等知名节目聘为特邀专家,对书画鉴定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没想到到了晚上,刘岩竟然主动邀请朱云到他住的宾馆详谈,朱云以为还有转机,当即抱着画作去了他房间。

  又是一番仔细的鉴赏研究后,刘岩说画作确实不是乾隆御笔真迹,虽然也是老物件了,市场价最多只能卖到三万元。

  但是因为画作仿的很好,还是有一定收藏价值的,他认识很多收藏界的朋友,可以帮忙给他卖出更高一点的价格。

  直到一年后,朱云无意间看到了一则拍卖消息,说是乾隆的《嵩阳汉柏图》在北京保利5周年秋拍中卖到了8736万元人民币。

  当初在《华豫之门》当鉴宝专家并欺骗朱云的是北京刘岩,在东莞还有一个叫刘岩的专家,两人除了名字相同,个人相关简历竟然也一模一样。

  朱云一气之下将刘岩告上了法庭,随着司法机关的介入,事情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得到了舆论和大众的关注,朱云被骗一案终于有了热度。

  由于该案涉及刑事诈骗,应当先由公诉人提起公诉,法院就将案件驳回,发给了郑州市公安局调查处理。

  毕竟像这种鉴宝行为也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专业行为很难认定是否构成故意诈骗,最终公安机关决定不予受理。

  就在朱云苦恼于法律不能给骗子定罪,打算寻求其他办法的时候,刘岩干脆迁户到了香港,逃之夭夭了。

  十七万和八千万的差距显而易见,就因为刘岩的不良行为导致朱云错失了一场天价财富,这种事情换到任何人身上都是意难平。

  顾名思义,金缕玉衣就是用黄金和玉石打造的衣物,是汉朝时期最高规格的丧葬殓服,一般只有皇帝或王公大臣才有资格使用。

  目前出土的代表性金缕玉衣是在1968年,考古人员在河北满城发现了汉朝中山靖王刘胜的坟墓,也就是刘备那个“网传的老祖宗”。

  考古队伍挖出了大量珍贵陪葬品,其中就有两件完整的金缕玉衣,引起了广大学者和专家的关注,金缕玉衣成了无价的国宝。

  浙江湖州的谢根荣靠服装贸易发家,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身家上亿,后来因为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就动起了歪脑筋。

  接着联系了北京博雅文物鉴定中心的主任牛富衷,让他帮忙介绍了五位收藏界的专家,个个都是行业的权威人士。

  节目里,五位专家对着金缕玉衣打量,玻璃罩子还没打开就先一顿夸,最后统一得出结论,说谢根荣的金缕玉衣是真品,价值二十四个亿。

  直到最后巨额贷款无法偿还,骗局才被揭露,谢根荣因为贷款诈骗罪锒铛入狱,五位专家帮助犯罪也被判处了应得的刑罚。

  随着一系列鉴宝节目的火爆,北京卫视也效仿创办了《天下收藏》,为了吸引眼球,节目开创了新模式,在鉴宝的基础上还多了“去伪存真”。

  凡是参加鉴宝的观众事前都要签订一份“生死契约”,也就是藏品为真那就留下,要是鉴定为赝品就当场砸碎,以增加节目效果。

  一次节目中,专家鉴定失误,将一对“甜白釉压手杯”认定为赝品,主持人王刚手起锤落,将杯子砸了个粉碎。

  事后观众将杯子碎片带走另外找专家鉴定,才发现杯子就是真的,是明朝瓷器的巅峰水平,价值不可估量。

  无论是朱云被骗案,还是金缕玉衣骗贷案,或是王刚砸宝失误,归根究底,暴露的问题根源都是鉴宝专家的失职失德。

  我国文物部门做过一个统计,如今活跃在大众视野的鉴宝收藏类节目依旧很多,但无论是什么形式,什么题材,核心都是一致的,都在最关键的鉴宝环节披上了人为的虚假外衣。

  就连曾经多次主持鉴宝节目的知名专家蔡国声都看不惯节目中的黑幕,在录制过程愤然离场,后来接受采访时爆出了很多内情。

  原来当天录制节目时出现了一尊青石雕佛像,首先鉴定的专家叫黄董宁,拿到东西就说是真的,但蔡国声和其他专家们都看出东西是仿制品。

  谁曾想等到下一个藏品上来时,明明是真的,他非要说是假的,蔡国声意识到对方就是想故意扭曲真假,欺骗观众,遂愤然离场。

  无良鉴定专家利益熏心,这类群体自认为掌握了艺术真伪的话语权和决定权,试图左右藏家和整个行业。

  事实上,他们会如此嚣张也源于法律上的漏洞和市场管理的缺失,若是长此以往混乱下去,造成的损失和恶劣影响不容小觑。

  不过面对行业乱象,国家近些年来接连出台了各种管理办法和措施,对“收藏圈水太深”的共识强硬说不。

  就和预防诈骗一样,国家加强防范打击的同时,当事人也需增强警惕之心,这样才能共同实现行业局面的大清洗、大翻身!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