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房企转型生意经(2)

时间:2019-10-3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对于更名原因,中海并未提及。业内人士认为,这和中海这两年调整策略有关,从之前单纯的住宅开发商变身为国际化不动产开发运营集团,并低调进入教育、长租公寓、养老等创新产业,中海的“住宅地产理想”渐渐远去。

  无独有偶,阳光100(02608.HK)今年表示,将坚定、下决心离开住宅主流房地产市场,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创新产品线入股环京文旅项目热河山谷,与拾得大地幸福集团展开合作,升级文旅产品线。

  房企殊途同归的转型,与地产环境的改变关系密切。曾经周期力量下,拿地就赚钱成为铁律。有业内明星职业经理人曾说:“房地产行业大量的库存,竟然放着就能够增值,这太罕见。面包库存放几天就不行了,就别谈增值了。”

  但招商证券(16.700, -0.33, -1.94%)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渐渐成熟,行业销量增长落入负增长的概率越来越高,库存跌价风险放大,拿地就赚钱的年代早已远去。2014到2016 年的这段时光再难复制,过往周期赋予的库存升值空间将被压缩。

  然而,早年那批转型试水者,如今仍在盈利边缘挣扎。自2015年朝“文化+旅游+城镇化”模式转型后,华侨城A(6.950, -0.13, -1.84%)(000069.SZ)远离传统地产“高周转”逻辑,但也陷入转型迷思。

  10月28日,华侨城发布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22.1亿元,同比增加24.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88亿元,同比增加3.62%。

  但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华侨城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06亿元,同比减少23.65%。

  不仅如此,10月22日,华侨城公开挂牌转让其持有的上海华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0%股权以及上海华筵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0%股权,总出让底价为47.12亿元。这是今年以来,华侨城公开挂牌出售的第13个项目公司。

  与此同时,华侨城经营性现金流进一步承压。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99亿元,高于二季度的-20.69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55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5.43亿元。

  房企转型多年,但行业成功案例少之又少。数据显示,全国文旅地产处于721尴尬格局,即70%亏损,20%持平,10%盈利的整体状态。

  阳光城执行副总裁吴建斌给出的数据更为直观。他曾表示,去年公司产业发展中心动员31个区域找到132个项目,立项96个、签投资意向41个、做策划方案42个、最后内部过会6个,而确权仅3个。

  房企投资项目时,需考虑钱从哪里来、融资成本高低、股东年化资金回报率、项目投资团队是否愿意跟投等。“如果项目投资开发期长,还本期也很长,又没有长期便宜的资金可使用。哪怕企业财力雄厚,也不能干上两三个这样的项目。”他说。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